第47章(2 / 2)
如果汉代的军功制在这些细节上能有更好的完善,不光是李广这样的将军能有所终,底下的士兵也会更有奋战的动力。
清朝的军功制就很完善,首先是封赏,不光是赐爵与银钱,更有抬旗、冠服、赐号等等各种花样,包你满意。
对于什么样的情况,作什么样的赏赐,也都分地很细致,例如攻占城池时,不同规模的城池封赏级别不同,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爬上城墙的,封赏又各自有所不同。
这样的军功体系,面面俱到,对士兵积极性有很大的调动。】
汉武帝若有所思,本朝的军功制承于秦朝,并有所修缮,天幕所言的封赏细则,倒也不失为一个鼓励军功的方略。
只是,老将李广在他心中,用兵打仗的本事有一些,但是总是坏运气,和卫霍二人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为何天幕屡屡提到“李广难封”,是自己这些年埋没人才了不成?
这句话是因何而起?
这话只是作为他心中的困惑,不便于当众问天幕,担心有损他在群臣心中的形象。
弹幕里也有人和他有一样的想法,这些观众可没有什么偶像包袱,直接就大咧咧地问出来了:
[李广真有这么好嘛?人家卫霍是把匈奴杀了个片甲不留,李广能和他们比?]
【李广难封的说法之所以流传千古,首当应归功于司马迁,他在编纂《史记》的时候,单独为李广立了一个《李将军列传》,并在写这一段的时候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他自身的际遇。
他以精湛的笔法诉说了李将军的“怀才不遇”,以此抒发自己的志向,故而后世的文学作品也常常引用相关典故,使得李广的形象成为了文艺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李广和卫霍当然不能放在同一个层次去比较,毕竟他在史册记载中,军功的确不算卓越。但抛开司马迁的引导不谈,人才的埋没与军功分配不合理也是有迹可循的,不能直接评判此人庸俗无聊。】
汉武帝了然,叹道:“天幕所言有理,朕从未想过,朕大汉的军功封赏竟有如此弊病。”
卫青出言抚慰道:“陛下不必过忧过虑,自尧舜至今,从未听过清朝的名号,也没有听过编纂如此细致的军功制册,想必已是……千年之后的继任者,我辈不及也是难免。”
卫青也不知道清朝是多少年后的新兴王朝,但是眼下来看,西汉应当不会再现秦的覆辙,后朝的迭代……说个千年之后应当不为过。
汉武帝道:“那便更要从中有所学,既是后世之人的智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天幕将后世之术泄与我大汉,是大汉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沉声望向诸臣:“今日邀请游园,本意是庆祝二位将军班师回朝之余,与朕的诸位心腹爱臣把酒言欢,不曾想骤现天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