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572节(2 / 2)
解缙看着朱允炆,问道:“市舶司设置之后,有些船只跑向朝-鲜与倭国,朝廷在这方面是否禁止?”
朱允炆沉默了。
倭国的野心是一直都存在的,他们不甘心待在一座岛上,虽然眼下还没有胆量与力量大规模入侵中国,但在明末,他们可是想要吃掉朝-鲜,继而吞掉中国。
原本想要通过禁绝与倭国的官方往来,切断其贸易途径,这种办法在没有开大海的时候是能做到的,可市舶司开了之后,这件事就很难控制了。
船只出海,总不可能有官员跟着,人家去了哪里,置办了什么货物,赚了多少钱,市舶司是管不过来的。
加上日本被封锁日久,货物奇缺,只要拉着东西到了日本,估计就能大赚一笔,在利益的驱动下,朝廷想要禁也不太可能,反而很可能会造成大量人走私,想要杜绝的话,除非重新关闭市舶司。
可市舶司开了,就不能再关了,大明需要开放,需要迎接大海的气息!
“这件事着兵部、五军都督府与户部好好商议吧,若有办法禁绝前往日本的船只,当行禁绝。若实在没有其他法子,就准许民间船只前往日本,但还是那一条,中国不允许日本人进入一步,谁若是带日本人归国,那就以勾结倭寇问罪。”
朱允炆一想起几千万人的伤亡,满目疮痍的国家,一想起那一次次惨无人道的屠杀,就对日本没有任何好感。
狭隘的爱国主义吗?
那就狭隘吧。
当皇帝的都不是完人,也不是什么好人,就这样吧。
解缙等人答应下来。
朱允炆指了指沿海方向:“就以东海水师为最重吧,待船厂打造更多的宝船与大福船之后,优先组建东海水师。至于水师人选,就从卫所中抽调吧。”
徐辉祖心头一惊,皇上终于还是对卫所下手了吗?
朱允炆走到桌案旁,拿了一份文书:“明初时期,太祖为控制地方,对抗北元,在全国设置都司十七个,行都司三个,留守司一个,内外卫所三百二十九个,守御千户所六十五个。”
“有些卫所兵力超员严重,尤以藩王三卫为多,之前藩王三卫裁撤,但卫所朕一直没作调整。现考虑内治、外忧、战略,现将一部卫所作裁撤、合并、迁移,其中裁撤卫所二十九个,合并卫所二十个,迁移卫所九个。在裁撤卫所中,遴选军士,充入水师。”
徐辉祖接过文书,仔细看了看,这其中被裁撤的卫所,大多都是五军都督府、兵部商议的结果,但是迁移与合并卫所,有所改变。
“皇上,这水师要充入多少人?”
徐辉祖不解地问。
要知道二十九个卫、所,涉及人员至少八万人,水师现在十万人,一口气也扩不了那么多吧。
朱允炆伸出手,严肃地说:“五万。”
“五万?这……”
徐辉祖有些不安,这就意味着有三万多人被裁去啊。眼下新军之策虽没有推至所有卫所,但所有军士都翘首以盼,现在还没等到幸福,反而不幸被裁了?
这是要出问题的……
朱允炆清楚可能会出问题,所以补充了一句:“至少五万,能不能进入水师,全靠他们自己,适应水师则进,不适应水师则退。”
第六百七十六章 帖木儿与巴耶塞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海洋关乎国运。
维护海洋权益,少不了精悍而强大的水师船队,让原本习惯了陆地作战的兵转为水师,需要一个过程。
朱允炆给了一年时间,三个月用来搬家安家,三个月用来游泳,三个月用来适应船只,三个月形成战力。
一年之后无法通过水师考核的,回家种地没商量。
时间有些紧,但时代不等人。
等郑和返回京师之后,他的使命就是前往南美洲挖土豆,拔番薯,到那时候,水师船队的精锐将离开大明,前往一个真正陌生的海域,登陆一个完全陌生的大陆。
朱允炆没有让郑和在二次下西洋的时候前往南美洲,原因有很多,主要是检验水师远航的能力,锻炼新的船长,找出远航中存在的问题,以确保第三次远航时,能顺利抵达南美洲。
想要到达那里,可比到天方难得多。现在的郑和,应该到天方了吧?
天方。
郑和拜见了天方国国王,奉送了麝香、陶瓷、丝绸、茶等礼物,天方国王很和善地招待了郑和,并愿派遣使臣前往大明。
就在郑和准备归航事宜时,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传到了天方国:
帖木儿集结十四万大军,自撒马尔罕出发,一路向西挺进,目标直指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的苏丹(苏丹,伊-斯兰教官职,类似于统治者)巴耶塞特也做好了准备,调动了八万多精锐,打算在军事重镇安哥拉彻底击溃帖木儿,以建立自己的统治。
郑和延迟了归期,命令通事官四处搜寻关于帖木儿、巴耶塞特的情报,因为这一战的结果,很可能会影响大明。
朱能、张玉、骆冠英、赵世瑜等人在包船上,日夜分析情报。
可问题是天方国距离安哥拉城还有三千多里,此时收到的情报,早已是滞后的不成样子,到底能不能用,谁都说不准。
“这个巴耶塞特不简单啊。”
郑和看着整理出来的情报,感叹道。
一向有些自傲的朱能也不由点头称赞:“如果收集到的情报属实,那此人确实是个厉害人物,外界给他冠他以闪电的称号,此人动作很快。”
张玉沉吟不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