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2节(1 / 2)
所以,当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成书后,汉武帝看后大怒,限制了朝臣阅读的范围,仅限于朝廷上层的一部分人才能看。
同时,对于司马迁在《史记》中有损于自身的记述,作了大量删节和叙补。
注意,这部分可不是什么民科的猜想,而是同样被记录下来的历史事实——在《后汉书·杨终传》中记载:“……以终深晓《春秋》,学多异闻,表请之,终又上书自讼……后受诏删《太史公书》为十余万言。时太后兄卫尉马廖,谨笃自守,不训诸子……”
另外卫宏给《汉书旧议》这本书作注时也曾经说道:“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
因此后人看到的《史记》与太史公的原本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出入。
后世唯一能确认的就是褚少孙续补过《史记》,所以你会在《史记》中看到很多【褚先生曰】这样的内容。
随后朱祁镇引着张莹王通二人来到了九号展柜边,指着其中的书册说道:
“不过幸运的是,太史公的外孙扬恽保留下了部分《史记》的抄本。”
“这些抄本从朱元璋开国后便被收录到了明朝书库之中,姚广孝在编撰《永乐大典》时将其加注到了《史记》所在的卷册之中,直接备注为《史记》遗篇。”
“我们的超算在录入《永乐大典》的同时还运用了ai筛查,虽然如今的ai手段还不完全成熟,但识别到【遗篇】这种字眼的时候还是很轻松便把它分类了出来。”
“后来在金陵大学的翁同教授以及其他几位史学家的研究之下,我们最终确认了这部分内容正是《史记》遗篇。”
张莹这才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随后这姑娘又想到了什么,对朱祁镇问道:
“朱先生,那您说的历史真相是……”
朱祁镇思考了几秒钟,出声问道:
“两位,你们在读高中的时候,应该都学过《阿房宫赋》吧?”
“《阿房宫赋》?”
张莹微微一愣,旋即大脑里的某个记忆瞬间便被激活了: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不得不说。
《阿房宫赋》的文笔确实斐然,即便高中毕业接近了十年,张莹此时依旧能背出很长很长的一段内容。
朱祁镇静静听完张莹的介绍,双手极有风度的负在了身后:
“《阿房宫赋》能被摘录至《古文观止》,其辞藻文笔自不必多说。”
“不过这篇文章的本意乃是在于劝勉,因此它其实脱离了一个事实,那就是……”
说道这里。
朱祁镇抬头看了眼张莹与王通,缓缓说道:
“历史上的阿房宫,严格来说其实并不存在——它只建成了前殿地基的一半。”
张莹顿时一脸问号:
“?????”
wtf?
阿房宫并不存在?
那当年项羽烧的是什么?
自己高中时背诵的又是啥玩意儿?
看着一脸难以接受的张莹,朱祁镇亦是轻轻一叹:
“是不是很难接受?但这就是真实的历史。”
“其实如果你们百度阿房宫这个关键词,在百度百科有关阿房宫介绍的第三点【建筑布局】的开头处也可以看到一句话,【考古发掘表明,阿房宫只建成了其中的前殿地基】。”(注:这是真的哈,不信的同学可以先去搜一下)
“所以史学界很早就确定了阿房宫并不完整,只不过对于具体的程度有所争议罢了。”
“有些专家认为阿房宫只建成了前殿地基,有些专家则认为沣河一带的建筑连基地都没修缮完全,如今看来……后者要更加正确一些。”
“……”
张莹闻言沉默了足足好一会儿,忽然从兜里翻出手机,打开了搜索栏。
朱祁镇见状倒也没有制止,毕竟这姑娘并没有开闪光灯拍照,尚未触发参观规则的底线。
张莹很快打开了百科上的相关内容,手指下滑了几下,很快便看到了朱祁镇所说的那段话: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在当时天下赋税繁重、民不聊生和战事危急的状态下,阿房宫工程即使不停工,也不可能按部就班地施工下去了……】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八月,赵高作乱……二世既死,阿房宫最终完全停工……阿房宫虽然没有完全建成,但其部分附属建筑“阿城”等仍然存留了很长时间……】
【考古发掘表明,阿房宫只建成了其中的前殿地基……199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阿房宫进行了调查和认可,将其认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
“基址……”
看着手机屏幕上的这些文字,张莹眼中浮现出了一丝茫然。
如果说古滇国的事迹只是填补了某些历史上的空白,那么阿房宫这事儿就有些冲击张莹的认知了。
倘若此时徐云能出现在这里,他多半也会感慨一叹。
实际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