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黄忠的眼泪(2 / 2)

加入书签

说罢,黄叙珍而重之的将那节门槛收入怀中,又对郭嘉行了一礼,这才继续往外追去。

眼看着黄叙跑远了,众人的笑声也停歇了。

不是说大家笑完了,而是众人已经感觉到了此事的不同。

蒯良起身,往门口走了几步,感慨道:“襄侯闻黄将军归来,居然欢喜至此,甚至是踢坏门槛都无所觉,当真是求贤若渴,纵然是古之先贤,亦多有不如啊!”

众人纷纷点头,虽然仍旧有一部分觉得黄忠作为一个打了败仗,甚至还是被俘虏的将军,根本当不得李易如此盛情,但就李易本身的作为而言,其实是相当值得他们肯定的。

再想想刚才黄叙的表现,一开始觉得好笑,可回过神来再看,何尝不是黄家父子的幸运?

郭嘉也对众人笑道:“主公如此爱才,我等亦不可轻慢,不如我等也一并出去迎接如何?”

“好,军师请!”

“哈哈,将军,一起。”

说话间,众人便纷纷离席,向着外面走去,毕竟李易都走了,他们哪还好意思吃喝?

迈过门槛的时候,旁人还在感慨李易的爱才,郭嘉嘴角却是透出了一抹笑意。

这里的许多人中,只有郭嘉知道,李易方才应该是故意踢坏了门槛,然后让人们讨论此事。

甚至,郭嘉还知道,今后李易肯定会将这件事编成段子,流传出去,让天下人都知道他喜爱人才。

不过郭嘉深知看破不说破的道理,这点事情自己心知肚明就好,他绝对不会主动对旁人讲,别说荀攸蒯越,哪怕是李易本人,他也不会。

李易虽然不知他即兴在门槛上发挥那一脚之后会有怎样的反应,但有郭嘉在,他相信效果绝对不差就是了,至于现在,他已经没空想那个了,而是一门心思都在黄忠身上。

对于黄忠,李易可是报以了相当高的期望,这是他将来真正的中军大将。

像是张辽徐晃,甚至还有被李易定位目标的魏延,这些人虽然在历史上的表现都非常不错,奈何如今全都是小年轻,表现好的时候固然可喜,但年轻人心性和经验都欠缺太多,一旦遇到强敌,太容易翻车了。

可黄忠就不同了,人家多年带兵,领军经验何其丰富,李易有很大的把握确信,让黄忠和张辽都带上一万兵马对垒,最后输的多半会是张辽。

怀着有些激动的心情,李易路上跑的很快,那报讯的亲卫都被他给落在了后面,不一会就到了将军府的门口,远远的,李易就看到几个士兵正对着一个俯身跪在门口的人说着什么,似乎是想让他起来,但那人却是纹丝不动。

虽然时间相隔数月,但李易还是一眼就看出来跪着的那人正是黄忠。

李易身形略微停顿了下,然后便以更快的脚步上前,直接半跪在黄忠身前,道:“将军为何如此,快起来,快起来,府中酒宴刚好开始,将军来的恰是时候,正好饮上几杯水酒压惊!”

几个侍卫见李易来了,纷纷后退给他让开地方,而黄忠这时身子微微僵硬了一下,然后才缓缓抬起头来,微微张着嘴巴,目光中有些许差异,明显是没料到李易会亲来见他,不过,其中更多的还是羞愧。

李易将黄忠不说话,又道:“易之前忘记交代,让将军在门外久候,是易失礼,肯请将军原谅。”

黄忠的眼眸颤了颤,低下头,哑着嗓子道:“忠为荆州之将,进不能祛除外贼,退不能保全一地百姓,甚至于最后兵败,连求死都做不到,还要沦入敌手,拖累襄侯用纪灵来换黄忠这个无用之人!”

说到这里,黄忠已经是满脸泪水,一颗颗的眼泪落顺着脸颊落在地上,也不去擦,只是用额头重重撞在地上,哽咽道:“黄忠惭愧,黄忠无脸见人啊!”

李易有些意外,他没想到黄忠心里的包袱竟然这么重,忽然就哭成了泪人。

不过想想黄忠的性格为人,其实也不难理解他现在的反应。

黄忠跟关羽比较相似,内心有着自己的傲气,行事却又非常磊落。

之前李易有心拉拢黄忠,特意张机和华佗为黄叙调养身体,想要以此来打动黄忠,尽管李易并没有明着要求黄忠做什么,但黄忠自己可能是感觉到不太好吧,哪怕之后刘表笑呵呵的把他明升暗降,而且处处提防,但黄忠始终都没有主动表露过半点向李易投靠的意思。

这不是黄忠对李易有意见,而是黄忠性格如此。

等后来黎阳城破在即,刘表对黄忠不管不问,后来黄忠被俘,刘表也未有半句关心,更别说赎人了,如此情形之下,黄忠自己都已对未来绝望,却不想转眼就起了惊天大变,袁术被李易打败了。

当时黄忠松了口气,觉得这样子,自己就算死了,却也心安,哪料想自己依然还是俘虏,直到最后李易用纪灵把他换了回来。

那可是纪灵啊,袁术的先锋,天下有名号的将领,为了他黄忠的性命,李易竟然把纪灵给放了。

李易如此待他,黄忠真的被感动了,他愿意追随李易了,可越是如此,他就越是惭愧,越发觉得无颜与李易相见。

“黄将军,黎阳之战,乃是将军这边仓促应对,而袁术兵锋太过强横,双方实力相差悬殊,此情此景,纵然是白起廉颇复生,最后结局也难改变,所以,黎阳之败并非将军罪过,将军无需对此太过伤感,也不会有任何人责怪将军的。”

李易轻轻拍着黄忠的后背,小声安慰着,只是黄忠却依然不肯抬头,李易正琢磨怎么继续劝慰的时候,黄叙气喘吁吁的赶来了,二话不说,直接跪在黄忠面前,却是哽咽着对李易说道:“父亲安然归来,主公大恩,叙必当以死相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