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34节(2 / 2)
小景继续上学,这天气也如那日老人所说,下雨了。
这雨还不小,连下了好几日,路上都湿漉漉的,走路很不好走,出去一趟能带着厚厚的一层泥土回来,但刚过干旱不久的人们看着却是高兴的。
“这会子田地没有庄稼,良田要养着,咱们便将旱地都利用起来吧,种些蔬菜在县城摆摊卖,正好过些时日我也是每日要送儿子去县城私塾的,十分便利。”陈如松记得之前媳妇就说要种些什么。
“到时你每日早上送小景去县城,还能载几个人来回收些车费钱,再摆个摊,家里的进项就源源不断了,兔子这会也能养了。”杨稔应和着。
“是了,再过些时日有兔子卖了,咱们便先买半大的兔子,一公一母养着,只等他们繁衍开来,家里就又宽裕起来了。”这会离蝗灾过去有大半月了,又下了雨,过些时日山上就会长出嫩草,再过些时日,猎户就又能猎到兔子了。
夫妻俩商量着都兴奋起来。
“咱们种三种蔬菜,白菜种一块地,芫荽(香菜)种一块地,白萝卜也种一块地。”都是秋季要种的蔬菜,最好种,杨稔觉得大家都种的,虽然可能没那么好卖,可种这些好种,种别的都不知道能不能种活。
“很是,种这些咱们熟悉的好种活,咱们还能种蒜,蒜苗也是好卖的。”陈如松也是与杨稔同样的想法。
雨停后,夫妻俩付诸行动。
之前烧地已经翻过一次地了,这会只要稍稍挖一下松松土便好。
只是家里的菜种不够,各家也都只留了一小块田地的种子,也不好去借,只好镇上买。
这会菜种也贵,四亩八分的菜种也不是个小数目,三种菜种都是一个价格,自家的菜种就种在院子里,是以种在地里的都要买。
一两种子一钱,一亩白菜要五两菜种,便是五钱;白萝卜也是差不多的量,两种菜种加起来便是一两银钱;芫荽要得多,一亩地得要三斤种子,但好在这个菜能卖上价。
问了菜种的价钱后,夫妻俩就在商量。
“咱们要种这样多吗?我有些担心了。”菜种太贵了,要是四亩八分的旱地都种上,菜种五两银钱还不知够不够,若是没种好,这可是五两银钱。
陈如松知道媳妇在心疼银钱了,因为他心里也觉着菜种的价格高了。
“这样,咱们种两亩的白菜,两亩的萝卜,菜种二两的银钱,芫荽就种一斤菜种的地,大蒜咱们找人借一些凑凑,自家也有一些,就用三两银钱买菜种。”三两银钱,便是亏了自家也不至于如何。
“好吧,咱们先都逛一逛,瞧瞧有没有更便宜的菜种。”杨稔还是不大舍得。
只是注定要失望了,几个摊子卖菜种的都是一个价,也就有一家便宜几文,可那种子看着就不好,买了都不知道能不能发芽。
最后还是挑了一个瞧着面善的摊子,这个摊子的菜种也是最多的,说将白菜、白萝卜和芫荽的种子都包圆了,总共也就每种一斤多的种子,问价。
摊主一听要这样多,连忙说道:“你们要是这三样种子全部买下,就按一斤的价。”
夫妻俩觉得划算,驻足下来。
“也是你们买的多,我这芫荽种子能多出二两呢,白菜和白萝卜的种子也是只多不少。”摊主赶紧拿起称将菜种一一称过给夫妻俩过目。
都是一斤多的菜种,多一两就是一百文呢,这样看好似亏了,可并不是,摊主反而高兴得很,买种子的人少,要菜种的都是农户,自家都有种子的,只偶尔不够来买,也是这几年干旱,买种子的人才多了起来。
摊主因此也就多备了不少种子,哪料今年不干了,便是有了蝗灾,可明年就好了,今年买了种子明年就不用买了,都少少的买一些菜种,只等明年留种。
偏偏他冒了大险,收了外地未干旱的商户不少菜种,就这样每日卖出一小把种子怕是明年都卖不完,幸而这会子有大客户要买,他怎样也得稳住,多给一些菜种都没事,这菜种买来并不太贵,三两银钱至少能挣一半呢。
第52章 挣大钱
看了几个摊子, 这家摊主最大气,至于菜种也都仔细看过了,他们夫妻俩也是有经验的, 能看出菜种都是好的, 很快就决定买下了。
三两银钱拿出来,三大吊钱,摊主看得眼睛都直了,杨稔却很心疼, 她的表情也显露出来了。
看出女主人的心思, 摊主瞧着这当丈夫的是个听媳妇的,这银钱拿的也缓慢, 有些担心失去这大客户, 赶紧抓了把大蒜,送进杨稔拿着的竹篓, 然后一副心痛的样子道:“再送你们些大蒜,我可真的亏了。”
说完,看着陈如松拿着银钱要往前递,他快速伸手接过。
看着竹篓里的大蒜,杨稔心里确实好受些。
况且这会也已经买了,心疼的同时杨稔只得安慰自己菜种花的银钱很快就能赚回来了。
菜种贵,也是因着蔬菜贵, 总不会亏的。
回到家, 夫妻俩就忙活起来, 家里的地都种上,院子的菜地也都要种上,光是这个,就得费不少时候。
种完菜种, 小景已经在县城私塾上了几日学了。
家里的鸡如今一日能下两三个鸡蛋,杨稔每日都煮两个,小景一个,她跟丈夫合着吃一个,如今买不起新鲜猪肉,总是吃熏制的肉,好歹吃个新鲜的鸡蛋。
多出的都存着,等满了三十个就卖掉,能换几百文呢。
这会只要是吃食价格都高,居高不下的,况且鸡蛋又经不起放,卖了刚好,家里一日吃掉两个已是奢侈了。
一个半月后,蒜苗和芫荽可以卖了。
白菜还差一些时日,白萝卜还要更长一些时日。
这日陈如松起了个大早,媳妇准备早饭,他去拔芫荽和蒜苗,今日是第一日卖,不用太多,先各备上一大把试试水。
吃过早饭,杨稔好奇,加上很久没去县城,也跟着一块去了。
送了儿子去私塾后,夫妻俩租了摊子开始叫卖。
这会菜价高,卖的人不少,可买的人更多,夫妻俩了解了两样蔬菜的卖价后就摆出来。
不用多喊,看到这有新鲜菜卖,不少人都会来瞧瞧。
一个时辰不到,两样菜都卖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