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又被别的门派挖走了 第60节(2 / 2)
几家欢喜几家愁,总有人多烦忧。
陈氏一场大战,楚辞一举成名,彻底闻名于坞都。坞都说大不大, 说小也不小,但偏偏就能将这点事情传得沸沸扬扬, 大到二女争一男,因爱生恨, 小到柳家小姐性情大变, 说什么的都有。
更离谱的是, 竟然还有人说这柳小姐退婚缘由竟在那楚辞之上,二女为这世道所不容,一个被婚约所逼挥泪拜别爱人上花轿,另一个不忍爱人为难当场抢婚大战陈氏小姐唐诗晴,终于,这爱意被上天所感动,电闪雷鸣之际,上天借力于楚辞,终于打败这赫赫有名的唐诗晴,二人当初遁入江湖之中,
“啪!”
醒木一响,坞都最有名的说书人王永昼抚着胡须,便开始滔滔不绝起来。
“娇小姐将富贵抛之脑后,侠客孤女千心化作绕指柔,快意恩仇,妙哉,妙哉!”
而陈府却一团糟、乌烟瘴气,陈章杰说什么也要去那柳府道歉赔礼,被下人劝了又劝,怎么都拦不住。
铜板死命拖住自家少爷金光灿灿的靴子,凄惨地嚎叫着:“少爷,少爷,你就饶了小的吧!”
“大小姐说了,不准你踏出大门半步,否则会打死我的啊!”
陈章杰不耐烦道:“大丈夫敢作敢当,既然说到就要做到,我可不想给陈氏留下话柄让人嘲笑。”
唐诗晴抱胸走了出来,冷笑道:“醉翁之意不在酒,你当我不知道你想干什么吗?”
陈章杰顿时被戳中了心里那点小九九,他嘴硬道:“怎么,不行吗?”
唐诗晴面不改色道:“行,行的很,这会知道怕给陈氏丢人了,之前干什么去了?”
陈章杰急了,推开铜板道:“姐,我是认真的!”
唐诗晴哼了一声:“认真的,你哪次是认真的?说出去真不怕别人笑掉大牙吗?”
“铜板!”
“奴才在。”
“看好你们主子,别让他跑出去给陈氏丢人。”
“遵命。”
陈府的大门被无情关上,陈章杰看着自家亲姐逐渐远去的身影,不禁气急败坏破口大骂,可他再怎么骂都无济于事,唐诗晴的命令没人敢不听,都把自家少爷看得紧紧的,叫他插翅难飞。
唐诗晴疲倦地坐在书房里,随手拿了一只毛笔端详起来,口中却在叫凤之:“凤之,去看看,千道宗的人还在吗?”
凤之点头应了下来,没一会又回来了。她沉思片刻,恭敬道:“小姐,千道宗的少主正在收拾行李呢,说马上就有人来接,不劳烦咱们。这几日恩情没齿难忘,还递上了个这个。”
一枚浑圆剔透的珠子完好无损地放在了锦盒之中,珠子上还散发着七彩霞光,甚是好看。
唐诗晴眉毛一挑,诧异道:“寒心?他们竟会有这个?”
此寒心非彼寒心,这寒心正是东隅龙族的泪珠所化而成,可解百毒。但这龙族性情凉薄,极少有泪,多少人求之不得,可对陈氏这种医药世家的珍藏相比,还不算的些什么。
倒是这寒心难得,有价无市,也亏他们有心了。
唐诗晴揉了揉眉心,道:“‘你查清楚没有,这千道宗又怎么和我们牵扯上的?”
“小姐,查清楚了。据说这千道宗少主因身体抱恙,这才滞留坞都,而家主当年正受过千道宗的恩情,这才将他们接入府中,好生疗养。”
“行,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唐诗晴蹙眉,心中却甚是烦躁。祖父缠绵病榻,这几日又昏睡不醒,已是时日不多。这府中上下竟然没有一个能掌事的人,这才让这千道宗的程修造次,虽为报恩,可他却这样蛮横,当真是嚣张至极!还好,他们也要走了,可为何走得这样快,真的是为了那庞玉莲吗?
楚辞,她又是谁,为何会有青月?青月沉寂百年之久,怎么会在她的手里?
唐诗晴百思不得其解,楚辞也没好到哪里去。
她名声大噪,一时间围观的人不少,甚是热闹。楚辞这间院子还是当时和谢青寻共同定下的,此时又来了段临韵,这不大的院子瞬间就挤了不少。
还没跟这个装作不认识她的男人算账,这段临韵率先就彻夜不归,也不知道去哪里了。八成又是跟他那万武门的朋友不知道干什么去了,等他回来,她一定要问个清楚。
柳府的事也早已结束,楚辞昨日跟着柳怜心回去后,那柳大人没气个半死,柳夫人又在旁边咬耳朵,可这次柳怜心却一出反常,以雷霆之势就将继母怼得说不出话来,连柳大人都无地自容、愧对难当,索性不管女儿的这桩婚事了。
冬香死得出乎意料,为表歉意,柳怜心专门去拜了冬香的母亲,愿以己之身作为干女儿,往后余生由她来代替这冬香敬孝。
冬香最后还是葬在了城北的山头处,那里风景正好,西对坞都全貌,东临黄河之水,南有定州山脉,北对满塘荷花,一一风荷举。
坟前载满了她最爱的丁香花,枝叶纷然,花枝扶疏,甚是美好。
一如那年丁香花开,她被嬷嬷牵着进了柳府,芳华正好。
一声叹息悠悠,只与这满塘荷花可说。
“但愿,你能寻到真正的自由……”
“楚辞。”
“嗯?”
“谢谢你。”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1]
柳家之事彻底告一段落,可楚辞却如日中天,简直成了个香饽饽。这院外的人已是围得满满当当,都要来看一下她这个风云人物,把楚辞搅得烦不甚烦。就连平日对外事一概不关心的谢青寻都忍无可忍,在敲了一刻钟的门之后,给楚辞下了逐客令:“门外的人你管不管?”
楚辞也很纳闷:“那我也没办法啊。”
谢青寻道:“给你一炷香的时间,把门口给我清干净了。”
楚辞只得应了下来,她磨磨蹭蹭地就想去开门,却被门外那争论声吵得震耳发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