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精和土老板[八零] 第107节(1 / 2)
桑晓晓脑子里想法多,也会有离奇的:“其实我还想在其中放一些隐藏款杂志。多一些反馈读者的采访稿。可惜这种应该上面不会同意?”
曹主编委婉:“不要搞太特殊。也就是你这个真是以爱情为主,不然上面恐怕不会允许你多出几期的。”
汪老这边则是老小孩一般嘀咕:“就他们事情多。要我说有什么不好的。年轻人就应该想法多。按照老传统办杂志,你看多少家只能靠广告过活。隔壁那家还是靠出版了别的书活下来。以书养杂志,文章甚至都不是从杂志上来的,这也是稀奇了。”
确实是稀奇离谱。这年代离谱的事情多了去,汪老说的事都不算事了。
曹主编和桑晓晓以及王主编最近都联系过。他确定这杂志可行,也对桑晓晓说了声:“你这个校对后的样刊给我一份,先别急着印。我去和王主编上面聊聊。”
其实王主编和他最近都找过好几次上头,上面心动,但多番考虑桑晓晓是学生,没看到杂志没能松口。桑晓晓虽说没直接和上面联系,但实际上已经在上面挂上号了。一般来说只要杂志内容过得去,上面必然会考虑同意。
桑晓晓的办刊方针之前交了一份稿的,写得那是非常动人,意识非常正能量,在追求情感和事业上极为积极主动,本质都是为了建设更美好的国家。
那方针正儿八经的,让曹主编刚开始还以为是星海帮忙写的。谁想桑晓晓还能写这种。
他隐隐透露着:“不出意外,再过几个月正式管理的方案就要落实下来。以后杂志归杂志,书归书,可不是哪家厂都可以随便印了。你这回要是自己印,都不能赚钱。”
所谓的不能随便赚钱,就是定价得按照几乎接近成本来算,叫试刊。不盈利当然事情就少。但对以后正式发售的定价是不划算的。这种大多数只有赌一场必拿刊号的杂志才敢干。
要是第一期就订了刊号,那就是确定了主管单位。第一期说不定运气好就能回本,运气更好说不定能大赚。
曹主编话不敢说太死,只让桑晓晓缓缓。
桑晓晓应声。
她把握不太精准,问曹主编和汪老:“我第一期要印多少本?等结果后开始印,怎么也要印上好几天。”因为厂太小,排期得早点排,即便是排了效率也比大厂慢。
曹主编斟酌了下,还真不好估计。
桑晓晓的书卖的是真的贵,要三块六。她要出的杂志这一回质量上佳。曹主编和桑晓晓分析着:“这一般薄的杂志,定价便宜的几毛一本。我们首都出的都一块多一本,实在厚的要两块,因为和书一样厚实了。带彩色的都上一块。你这个没带彩色,主要是用料太好了。”
要是太贵,卖不出去。
要是便宜,亏本,往后不好办。
汪老对定价这块,熟悉度已经没有曹主编敏锐。他对金钱的概念也没曹主编敏锐了。他嘀咕:“我五块都乐意买。”
五块真的是太贵了。桑晓晓觉得汪老比自己都不食人间烟火。
桑晓晓对汪老也不客气,阴阳怪气问汪老:“最近喝哪的琼浆玉露呢?”
汪老笑得厉害:“你这嘴皮子。哎呀,让小曹想价。他去和上头商量。你操心那么多,可别回头考试考不出了。最近学习得怎么样?”
桑晓晓想起学业就想到自己挑灯夜战的日子。她发现自己看书背书多了,记忆力比以往好太多。简直是习惯背诵。下笔写起上课要求的文章,落笔飞一样。
哎,就是累人。
桑晓晓叹息:“勉强过日子。说好的大学都轻松呢?”现在的大学可是半点没让她感受到轻松。她又叹息一口气,“都怪我妈,没有把我怀三年。怀三年出来可是三头六臂,能干好多事情。”
汪老和曹主编又是一阵大笑。也是,谁不希望自己变成哪吒一样三头六臂。
桑晓晓忙,曹主编也没留人太久。他送人出门后,回来和汪老说着这个事情。他是很看好桑晓晓办的《妙花》。
曹主编翻看着:“这里面几篇文章选的是真好。你看这,写得是小姑娘孤身一人来求学,恋上不该恋的人,最后想开。道德比爱情更重要。再看这篇,简直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翻版,两村子结仇,两个学生奋发向上学习,之前一直竞争,又情愫暗生,最终成功在一起。”
他一连说了几篇:“有中外戏剧的味道,又有现在桑晓晓通俗文学的味道。”
汪老听出了他的赞扬,却点了另外几篇:“你看她这篇写的是商人,她选的其它几篇呢?每一篇都有一个事业,有研究人员,有教师,有警察。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有着梦想,有着要做的事情。”
他也很是赞叹:“确实是个好姑娘。这个杂志你去说的时候,就说我也支持。我回头和老家伙们都聊聊,年轻一代有想法,我们总是要试试。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看多了这样的文章,年轻人想法必然会逐渐朝着这方面靠。你以前搞宣传过,知道这个重要性。”
曹主编连连应着:“是。”
汪老翻开页面,看着桑晓晓亲笔代表编辑部写下的想法:“一愿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添砖加瓦,二愿有情人终成眷属,三愿在你我携手之下,祖国繁荣昌盛。”
第100章 元宝专业喂饭洗漱
桑晓晓看多了现在畅销的杂志, 当然总结出了规律。杂志里的内容哪怕是谈感情为多,办刊的方针和前面致读者的内容一定要正经。
这方面碧玉少女的陶主编很有话讲,所以桑晓晓学着她平时说话的口吻写了点内容。
正经的同时, 也不能失去三木独有的特色,所以在目录页的下方, 她写了句“有书读时直须读”。本来她还想写“不读亏损钱百万”, 后来想想谈钱俗气,也没什么对仗押韵干脆作罢。
曹主编拿着杂志又一次找上了人, 把杂志放在人书桌上:“年轻人,尤其是燕京的年轻人,永远都不能小瞧啊。”
上头见着杂志,发现这封面做得着实不错。他打开杂志页往里看, 发现纸用得太好,细节上也花了不少小心思。
年轻人现在喜欢这样的了?
“这纸成本不低, 数量恐怕不多。卖少了难以维持编辑部,卖多了这纸就成了问题。现在听说联系的是一个小印刷厂?”
曹主编:“是。那些事总会有解决的方法。如今是觉得真能成, 求个刊号。往后这类文章总会越来越多。她现在能办得好, 就让她试试。挂上好,以后做事要审批,做起来能有个章程。她主见高,好在不是听不进话的人。”
说着他自个都好笑, 和人讲了三木在编辑部的事:“她觉得自个对的时候,总是懒得说理由,就爱嘲讽人。自个发现是自己错了, 那张脸哎比橘子皮都皱,团在一起生气,骂烦死了。她声音又完全是小孩子的嗓音, 可有意思。”
嗓音天生,桑晓晓不管是发火还是正经,亦或者是正常说话,听上去都有意思。
“我们开个会讨论下,她年纪是太小,不过情况特殊。你说星海这边和他们合并倒也是可行。”对方细思半响,终于给出了个截止回应,“这周开会出结果。”
凭空再弄一个编辑部,管理起来多一份麻烦。细说一下,如今正儿八经的编辑部,编辑基本上是有编制的,除了编辑之外也得必须有包括美术编辑在内的编审副编审。学生打打闹闹的几个人凑在一起可不行,得有较为规范化的管理。这事无巨细的管理模式,可不会因为对方是一群年龄尚小的学生而有所宽松。
曹主编很清楚这种事情也不是一个人能决定,能得到确切知道结果的时间已经很高兴。是为三木高兴,也是为星海高兴。两者要是合并,代表着妙花编辑部真正成立,也代表着星海编辑部不算取消,在往后的日子里说不定能再次起来。往后不论如何,利大于弊。
“合并也好说。”曹主编和人商量着,顺带把桑晓晓打算签的是合同制的编辑这一点告诉对方。也就是说,现在这个阶段,妙花编辑部发工资都不用上头人操心。做杂志花钱也不用上头人操心。
往后合并,星海那块儿每次贴钱的情况说不定都能连带好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