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迁移和农业(1 / 2)

加入书签

说到人口,在古代,是战略性资源,人多了种地的也多,人多了打仗的也多,这就是人多的作用。

按照商业注意的逻辑来看,人多了,下馆子的人多,餐厅生意好,人多了买的衣服的人多,服装店的生意好,人多了山贼连收过路费都多起来了,自然而然也不会因为饥饿到处杀人劫货,对社会治安也有了一定的帮助。

但是人多也有负面影响,例如人多了古代生产力跟不上来,养不活,很多人活活饿死。

人多了若管理制度跟不上,经济发展跟不上,文化教育跟不上,也很容易出问题。

赵桓就清晰记得,在后世有个叫“阿三国”的,人口数量直追天朝,但社会却根本无法消化这么多人,导致社会犯罪率暴涨,也造成了混乱频生。

所以人口是一把双刃剑,看你怎么利用了。

就赵桓看来,华夏的文明根基是完全能够承载住大量人口的,华夏在这个时代,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官僚管理体制,有最深厚的文化底蕴。

宋朝末年,华夏人口数量已经突破到1.26亿,比历朝历代都要多,这也是商业发达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条件。

就说东京,人口破了130万,这是什么概念?同时代的罗马、巴黎等国际大都市,人口不过6万左右,即便是号称欧洲最发达的君士坦丁堡,人口也不超过十万。

而北宋的江陵府、应天府、杭州、成都、大名府这些地方人口都在十万以上,并且宋朝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25%,甚至一度在神宗时代达到30%。

中国在2018年,城市化率达到60%,这样的数据对比,足以可见宋朝时候,城市的发展是很客观的。

不过经历了金军南下,河北与河东这两路的许多城市基本被打废了,所以现在的局面,并没有宋徽宗时代好,但也绝不差,南方的经济已经出现了空前发展。

按照这样的数据算下来,北宋有八千八百万农村人口,这些人在史书上是隐形人,是不被记录的,他们的一天也很简单,种地、吃饭还有闲聊。

由于地主繁重的赋税和朝廷各种徭役,他们除了种地,还要挤出时间来满足朝廷的需求,徭役是没有任何收入的,沉重的赋税又盘剥了他们的劳动价值。

赵桓来到这个时代,所颁布的新政,最主要的第一步便是解除这种压制,释放出人民群众的活力。

就说最近一段时间,皇帝的探子向皇帝呈报上来的信息,从京畿路严格执行新政后,农民对种田的热情空前高涨,他们每天的时间都是自己的,一家三口,不需要担心种田种着种着被官差抓去当免费劳动力了。

这样一来,他们在种地的时候,几乎是可以看到自己未来的粮食的,家里的小崽子再也不用吃了上顿没下顿了。

再加上朝廷规定,赋税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以前农民将赋税交完后,就只剩下最后一口粮食,供自己家里不饿死,但现在不同了,现在不仅可以大口吃饭,还有存粮!

并且,更令大家高兴的是,秋天就快要到了,庄稼要熟了,果子也要熟了,今年的秋天一定是一个收获的秋天。

得到这样的好消息,赵桓是打心里高兴,政事堂也一扫前段时间皇帝大杀特杀的紧张气氛,现在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觉得这样下去,都可以交差了。

唯一让政事堂的大佬们愁心的就是要吸引大量的人口到东京城来,按照皇帝未来二十年的东京城的规划,到明年结束,东京城要增加至少二十万的人口,之后的三百多万,要逐年递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