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二章豫北惊雷10(1 / 2)

加入书签

此时在中国很多沦陷区都有所谓的“大日本国防妇女委员会”存在,这里边的成员有日本妇女,也有朝鲜妇女,甚至还有汉奸的太太们。

所谓的“国防妇女委员会”真正的日本名称其实是“大日本国防妇人会”。二战时期日本的“国防妇人会”是日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妇女组织,其总成员曾经达到一千万人以上。

“大日本国防妇人会”的发起和一名叫井上千代子的女性自杀事件相连。井上千代子是大阪步兵第三十七联队井上清一中尉的新婚妻子,为了勉励出征中国东北的丈夫,使之安心作战而无后顾之忧,井上千代子在丈夫即将出征的前夜留下遗书,并选择了自杀身亡。

这本是一个悲剧,但这件事被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控制的报纸、杂志广泛宣传,还被拍摄成了电影,井上千代子因此被奉为举国皆知的“烈妇”典型。撮合二人结婚的媒人、四十四岁的大阪主妇安田夫人以此“御国之行为”为契机,发起组织了一个妇女组织“大阪国防妇人会”,经过不断演变和发展,这个组织最终成为所谓的“大日本国防妇人会”。

“大日本国防妇人会”名义上是民间组织,其实在发起之初就被日本陆军省所控制。“国防妇人会”的主要成员为家庭主妇,其口号是“国防从厨房开始”。妇人会成员有统一的服装象征,那就是家庭主妇日常生活所穿的白色围裙,另外,其身上还斜背白色宽布带,上书“大日本国防妇人会”几个大字。这个妇女协会成立之后,陆军省就开动各种宣传机器进行大力吹捧和支持,就连妇人会成员的标准的服装、背带,都是由陆军省统一定制发放。

抗战期间,在所有的敌占区都有所谓的“国防妇人会”在活动,这些人的主要工作就是欢送即将上前线的士兵、慰问正在前线作战的士兵、照顾已经伤病的士兵及其家属等。

在全民动员的军国主义体制下,所谓的国防妇人会的成员来源及其复杂,有学生,有主妇,甚至还有女艺人和ji女。有些人在军国主义狂热中不顾一切为侵略战争奉献,也有一些人白天是国防妇人会的成员,晚上就成了卖/yin会的成员,李青林今天遇到的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

那两个醉酒的军曹嘟囔道:“怎么这么贵啊,那边的朝鲜女人才收三日元呢。”

“朝鲜女人?你要不怕得病,那就去找她们吧。”和服女人显得很有礼貌地鞠了一躬,轻声说道。

这个女人倒挺有意思,李青林于是向她招了招手。

女人深深鞠了一躬,然后在门口脱了木屐,迈着小快步走了过来。进来以后,这个女人跪在李青林面前,给李青林的酒杯里斟上了清酒。

“啪、啪、啪”,李青林拍了三下巴掌。很快,酒馆的侍女就站在了门口,李青林示意给这个女人上了一副餐具。

和服女人浅笑着对李青林道:“我叫木村千代子,不知道先生怎么称呼?”

李青林道:“我叫小林俊二。你除了在妇人会,具体是做什么工作?”

妇人会只是一个组织,这些成员一般都有自己的社会身份。特别是目前在中国的日本女人,他们一般都不会专职做妇人会的工作,平时要么做护士、银行职员、公司职员或者其他工作,能够当专职太太的只有那些高级军官的夫人。

和服女人木村千代子果然道:“我在开封军人医院当护士。”

听到护士这个词,李青林想到正县铁路医院的那个日本护士爱子,于是随口问道:“正县铁路医院有一个叫爱子的日本护士,你认识吗?”

“您说的是吉田爱子吗?她是我在日本护士学校的同学呢,只不过她很早就来到了中国。前天听说她马上要到开封特高科了,真为她高兴。”木村千代子声音虽然不大,但是言语中间透露出一股兴奋劲,其中更多的是透露出一种自豪感。

李青林闻言心中感慨,果然是全民狂热啊,一个特务高升了,连她的ji女同学都为她感到自豪。

木村千代子陪着李青林喝了几杯酒。在酒精的刺激之下,千代子的脸上泛起了红晕,趁着酒兴,千代子站起来问道:“小林君,想看我跳舞吗?”

李青林以前听严伯龄讲过吃日本料理的一些规矩,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露出什么破绽。但是一个人的生活习惯突然被改变,这让李青林浑身不得劲,现在千代子主动要求跳舞,这正好可以让他暂时放松放松,李青林于是学者日本人的礼节,低头向千代子说道:“那就辛苦您了。”

千代子走到李青林面前的榻榻米上,嘴里唱起日本民歌《樱花谣》,伴随着《樱花谣》的节奏,她开始跳起日本舞蹈来。

《樱花谣》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日本民谣,千代子的日本舞蹈也中规中矩。在颇具异国风味的歌舞之中,李青林一边喝着清酒,一边和着千代子的歌声小声唱了起来。

就在这时,木格子门突然被人从外边拉开了,千代子的歌舞被打断了。随后一个男人一只手拿着酒瓶一只手搂着一个女人突然闯了进来,这个男人嘴里还哼哼唧唧唱着日本歌曲。看来这个日本人要么是喝多了走错了屋子,要么就是一个有恃无恐胆大包天的家伙。

李青林放下酒杯抬头一看,进来的这个日本男人不是别人,竟然是李青林的老熟人——日本特务野川一郎。

李青林举起酒杯,对野川道:“野川君,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你,进来喝

一杯。”

野川听见有人叫出他的名字并且邀请他喝酒,他神情一愣,仔细看了看坐在榻榻米上的李青林,紧接着高兴地喊道:“你是小林君,原来是老朋友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