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下剧情(1 / 2)
顾临今天一直悄悄注意着陈云。
上早课时昏昏欲睡,下午也经常心不在焉,老师对此频频皱眉。
前些日子他生病了,第二次回家休息时候还定了亲事,如果不是书院老师要求,估计是不想回来的。
或许是因为这个吗?
对这个地主家的小儿子,顾临内心是复杂的。陈氏夫妇是吴乡出了名的大善人,别的不说,每年都出一笔钱来资助书院里因家境贫困不能进学的人,他就是受到恩惠的人之一。
陈云对此却好像不知道一样,他并不关心这笔钱圆了哪些人继续求学的梦,有人到面前表示感激,他往往是摆摆手表示不必,并未高高在上。
所以即便陈云性情古怪,在学子之间的口碑却是十分不错的。
这便是有钱人家的公子了。
顾临想到自己,父母双亡,十叁岁时候就寄养在一个远亲叔伯家。叔伯家是农户,守着几亩薄田,日日忙于耕作。对这个半道上的侄子,其实并看不上。
十叁岁,已经算个小大人了,并不如小儿一般容易养熟。而且是个肩不能扛的的文弱书生,家里的活计帮不上,还要多一个人吃饭。日子久了,愈发地疏离。
外人都说这叔叔是个厚道人,还让顾临去书院念书,自己亲儿子还在家里干农活儿呢。
其实那是顾临自己用父母仅留的微薄遗财去念的书。叔伯家眼红很久了,发现他并不轻易被哄骗着拿出贴补自己,时常冷言冷语。
出手抢夺倒是没有,他们还要在村里抬头做人。
叔伯并不认为读书有什么用,吴乡这小地方,读出名堂的又有几个?不如老老实实种地来的实在。顾临要住学堂,并没有什么异议,他呆在家里不干活,反而要多准备一个人的饭。
山长打听到顾临的处境,因为这孩子读书实在用功优秀,表示有善款可以资助他,免去束脩。
后来又安排他兼职藏书馆夜管。节省了住宿的费用,每月还有叁十文钱的收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