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风华 第156节(2 / 2)
她打量着陆元这反应,也不像是装出来的,难不成还真让她瞎猫碰上死耗子,瞎说对了?
但她对此也并不感兴趣,随意应了两句,便不再往下多问了。
陆元则极力推荐她尝尝这酒:“真的特别好喝。”
顾九抿了口,有些惊讶。
的确是极品。
她觉得这酒实在很对胃口,便又喝了一杯,随口问起了酒的名字。
陆元道:“故酒。”
顾九登时被呛了一口,借掩唇咳嗽,压下心中的警惕。
她可从未告诉过陆元她的名字。
顾九看他,眼神冷了冷:“谁告诉你的?”
“啊?”陆元抓抓头,奇怪道,“这酒是我师父起的名,当然是他告诉我的了。”
顾九一愣,立马反应过来是自己误会了。
还真是巧。
她想。
眼见暮色渐深,陆元抓紧时间又劝顾九留下,一个劲地夸杭州有多好多好,甚至不惜要撮合顾九和他的师父。
顾九冷笑:“你这衙役怎么还干起了媒婆的活?”
言罢,便毫不留情把人赶走了。
次日一早,知州的大娘子谭氏来寻她去径山寺为她那失而复得的小儿子还愿祈福。
因为失踪案,她和谭氏结缘。
谭氏信佛,之前为了寻回儿子去寺庙求签,解签的和尚告诉她此劫会有贵人相助。由此,她对顾九十分热拢。而去径山寺这事,是顾九被邀入知州府中时无奈应下的。
径山寺在余杭县,两人乘马车前往。路上,谭氏语重心长地劝她最好找个人家安定下来,姑娘家家的,还是要以家庭为重。
顾九明白谭氏这话是真心为她的将来考虑,但也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只应付着。
马车外随行的嬷嬷听见两人的谈话,不由笑道:“大娘子,这事可不用您操心。奴婢可是听说了,苏通判家的郎君对顾娘子一见钟情,还拖媒人上门说亲呢。”
谈起这事,顾九真是烦心得紧。
那杜三郎是她刚来杭州不久,在一家酒楼遇上的。这人在上楼梯时不小心被人撞了下,顾九恰好就在旁边,顺手揪住了他的衣服,免了他那次的血光之灾。这过程转瞬即逝,顾九连话都没和他说半句,就径直走了。结果没两天,她租住的地方便出现一个媒婆,自称是来说亲的。
顾九懒得多费口舌,直接把人轰出门,此后便消停了一段时间。直到她帮衙门破了失踪案,这杜三郎又寻上她了,且大有话本中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痴情儿郎架势。
谭氏掩唇惊笑:“还有这事呢,我竟不知道。”
她又道:“杜家的那个三郎我是见过的,模样俊俏,又是个饱读诗书的。这性子嘛,也是温良谦顺,的确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郎君。”
“只不过——”谭氏略一蹙眉,担忧道,“杜通判的大娘子却不是一个好相与的。”
马车恰在这时停住,两人下车。
寺庙旁边支了一个粥摊,周围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多是衣衫褴褛的乞丐。
谭氏看着那些面瘦肌黄的人,忍不住叹道:“北方前些日子又打仗了,这些多是逃至此处的难民。”
“这一打仗啊,就容易乱,”她拍了拍顾九的手,劝道:“姑娘家四处游荡,路上歹人众多,非常不安全。顾娘子,你不要嫌我啰嗦,还是要尽快寻个人家安定下来吧。”
顾九抿抿唇,没接话。
这时,旁边随行的小丫鬟好奇道:“顾娘子是不是会武功?”
顾九摇头。
小丫鬟道:“那这一路来顾娘子难道没遭遇——”
这话还没说完,便被谭氏瞪了一眼,责备她胡乱说话。
顾九倒没怎么在意:“一开始的确有。”说到这,她顿了顿:“后来便没怎么遇上过了。”
最开始那一年,她自知无武功傍身,所落脚的地方多为富庶之地。但即使这样,有时亥时会遇上一些地痞流氓。不过有官府在,他们这群人也不敢放肆。
直到去年初春,她跟着商队去往泉州,途中遇上一群山匪。那会儿马匹受惊,她被迫摔下马,撞到了头,晕了过去。当时她还以为自己要葬身于此了,迷迷糊糊间,她好像还看到了沈时砚。
她问他是来接她离开这人间的吗?他说不是,然后低头轻吻她的额头,一遍又一遍地唤着她的名字,让她不要害怕。
然而等她醒来以后,却发现自己身处官府,她是被剿匪的官兵救走了。她问那些人有没有见过一个模样很俊俏的郎君,他们却以为她撞坏了脑袋,得了癔症。
那一幕虚幻缥缈,的确很像她的臆想。不过自从那次劫难之后,她便没再遇到过什么危险的事情。甚至后来她去了罪民遍地的琼州,也是如此。
无灾无难,平平安安。
……
谭氏连唤了顾九好几声,她才回神。谭氏以为是小丫鬟的话勾起了她什么不好的回忆,又责骂了几句那丫鬟,而后拉着她沿数千石阶,去拜谢佛祖。
等谭氏上完香后,她们又去了寺庙中用于祈福的菩提树前。谭氏也给顾九拿了一个祈福红绸:“这可是径山寺的千年菩提,特别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