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七章 六六案(1 / 2)

加入书签

堂堂国民党副总裁居然与日本人互相勾结,刺杀抗战英雄,这一爆炸性的消息顿时震惊全国。

当然,这些所谓的绝对有“内幕”的报道,实事求是来说,更多的还是捕风捉影,大量的完全都是靠记者们自己的想像而已。

但之前关于汪精卫的一些小道消息就已经闹得满城风雨,现在有记者亲眼看到从汪精卫的家中带出了日本人,也更加印证了之前的所有猜测。

才刚刚当选为国民党副总裁的汪精卫,又被推进了风口浪尖……

……

戴笠的办事效率不可谓不快,仅仅一天的时间,他就从今次红则的身上得到了他所想要的全部的“口供”。

刺杀案的确是日本人做的,当然,汪精卫没有参与到此事之中,但是之前他是完全知情的。

也就是说,汪精卫在得知了日本人的刺杀阴谋后,非但没有汇报和阻止,反而还默许日本人去做这一卑鄙无耻的事情。

这一次汪精卫彻底的身败名裂,尽管他没有直接参加。

汪精卫矢口否认,他所领导的“艺文研究会”通过自己所掌握的媒体开始还击,大肆鼓噪这是一个针对汪精卫的阴谋,是为了某些人的独裁而设计好的陷阱。

这个某些人到底是谁,所有人的心里都很清楚。

但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所能起的作用已经非常小了,在几乎一边倒的公众舆论面前,“艺文研究会”的声音越来越小,一直到了后来再也听不到了。

强大的压力终于让汪精卫行将崩溃,他被迫以身体原因递交了辞呈,辞去了包括国民党副总裁在内的一切职务。

蒋介石进行了再三的“挽留”,但汪精卫以体弱多兵为由,坚持了自己的做法。

政府随即宣布汪精卫先生因身体原因,不再在党内担任任何职务,并对他多年来为党做的贡献做了很高的“评价”。

但他的辞职并不能平息民众的怒火,尤其是对于一些热血青年来说。

六月六日深夜,一枚土制炸弹被扔进了汪精卫的住宅炸响,所幸炸弹威力不大,并没有造成什么人员上的伤亡。

刺客并没有逃跑,而是径直走到了警察局中投案自首。

面对警察的询问,这个叫司马寒正的青年慷慨激昂地说道:

“我不是为了自己想要成名而去刺杀汪精卫,我是为了普天下真心抗日的人去刺杀的。我绝对不会容忍看到那些投降派刺杀我们的抗日英雄,我这么做,不过是效仿汪精卫当年。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民族,我早已做好了死的准备…..”

1910年1月汪精卫与黄复生等抵达北京,开设守真照相馆,暗中策划刺杀摄政王载沣,事后被捕,判处终生监禁。

当时“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汪精卫,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二十八年后会引来另一枚炸弹。

民众对这个叫司马寒正的青年保持了极大的同情,纷纷呼吁政府对这样的青年应该从轻处罚。

各界要人,社会名流,也都纷纷上书,恳求政府不必用严厉的法律来对待这样的热血青年。

前去探望司马寒正的人络绎不绝,而那些负责看管他的警察们也给予了司马寒正和这些来探望他的人最大的方便。

以至到了后来连当事人汪精卫也不得不自嘲似地说:

“我当年刺杀载沣,已做好必死准备,今日司马寒正刺杀于我,大抵天意如此,这不过是个有些冲动的青年,也不至于为此而以严刑峻法对待……”

其后,抗日英雄郑永出现在了牢房里,轰动了整个监狱。

那些狱警们非常知趣,专门为郑永和司马寒正开辟了一个干净的房间,然后退了出去。

司马寒正看起来有些激动,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赫赫有名的抗日英雄会来看望自己。

“有热情,有热血,本是一个青年该有的本质。”郑永微笑地看着面前的这个青年:“但有些事情不要太冲动,太冲动了遭到伤害的只会是自己。像你这样的青年,本来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去战场上和敌人拼命才是。”

司马寒正压制着自己激动的心情:

“郑将军,能为国家和您做这么一点事,我就算现在死了也心甘情愿了。”

“不要轻易说个‘死’字。”郑永打断了他的话:“留下有用的生命,对为国家作些事,这样死了才有价值,而不是像现在被关押在监狱里。”

“郑将军,如果我能不死,将来出了狱了,能不能来和您一起打倭寇?”

说这话的时候,司马寒正的眼里闪动着兴奋和期盼的光彩。

“可以!”郑永认真地点了点头:“现在军队里最需要的,就是像你这样有知识,有报复的青年,我相信,早晚有一天你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将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