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分析与细节(1 / 2)
罗士信这话一出口,登时将老仵作噎的哑口无言。
仵作相当于是现代的法医,不过不同于现代法医的吃香。古代古代人思想有些封建,有着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是不愿意不屑去触碰尸体的,认为不吉利。因此检查尸体这个任务一般由贱民或奴隶当任,而且他们后代禁绝参加科举考试。不过作为三十六行之一,仵作就算这个职位底下,其中的状元级别的人物,也有一定的身份。
老仵作蒋浑就是这样的人,蒋浑生在殓尸送葬、鬻棺屠宰之家,自小就与尸体大交道,毫无疑问的走上了仵作的这条道路。三十年的學习,二十年的经验,蒋浑已经成为仵作这一行顶尖的人物。在他的帮助下,从尸体的细节分析里抓到了许多大小案件的重点,从而帮助雍州府衙、帮助大理寺破获多起案件,从而名气大噪,甚至让李渊都知道了这个小人物。在当时太子李建成的提议下,蒋浑额外获得了一定的待遇,后人给破格录用,特别允许他们参加科举入仕。
比起一般的仵作,蒋浑凭借他仵作状元的身份,混的还是极为吃香的。
蒋浑上了年纪,也有点倚老卖老,对于自己的专业非常自信,见罗士信竟敢质疑他的检验结果,面上登时挂不住了。本想让罗士信知道自己在仵作这一行的经验本事以及事迹,却不想让罗士信一句话给堵死了。
罗士信是何许人物,十三四岁便披甲从军,征战沙场。这凭生首战斩杀敌将,将尸体挂在长枪上耀武扬威的在敌阵炫耀。无人敢靠近一步,勇名盛传。至今十数载征伐。死在他手上的兵卒,至少也不下万计……
蒋浑一个仵作,连人都没杀过,与罗士信这样的煞星根本没有可比性。
“所以,你精于验尸,我精于杀人,没有什么好比的。”罗士信笑了笑,没有与一个老人家计较。
杨纂瞪了蒋浑一眼,热情的领着罗士信走向了偏房。停放蒋浑尸体的地方。
罗士信来到偏房,偏房的正中央以木板搭了一个临时的木板床,尸体就躺在上面,以白色的麻布盖着。
罗士信大步走上了前,将麻布掀开,看着杨彦那带着满脸皱纹苍白已经没有血色的尸体,稍微收敛心神,目光落在了那伤口上,这一望过去。神色也忍不住一禀。
就如他所说的,论验尸他确实比不上仵作中的状元蒋浑,但是论杀人论杀人手段杀人手法,一百个蒋浑都比不上一个罗士信。
罗士信一身武技。已达化简为繁,随心所欲的境界,对于力道力量的控制可以精确到毫厘。以他的武學修为。不难看出杨彦致命伤口存在的些许问题,心中暗思:“这一刀干净利落。少一分不足以置人于死地,多一分又太多。会因为伤口过大而造成鲜血迸射的情况,力道把握拿捏到极点。一般杀手,远远做不到这一点……对方的实力一定不小。能够割出这一刀的人,应该不是籍籍无名之辈。”
罗士信再次勘查了伤口,方才从杨纂手中接过蒋浑的验尸报告。
蒋浑这个仵作状元也名副其实,验尸报告写的极为详细:根据尸体的僵硬程度,跟着尸体的斑纹,根据尸体倒下的方向,推断出了杨彦是什么时候死的,在什么地方,尸体有无移动,都分析的清清楚楚。让罗士信这个外行都看的懂,很有道理的感觉。
将验尸报告交给了刘德威、刘燕客,待他们尽皆过目之后,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他们,并且强调道:“如果我是杀手,要我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割出这一刀都不容易。对方却做到了,一定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人物。”说着又问了一句:“你们怎么看?”
刘德威沉吟道:“不好说,不过仇杀可以去掉。杨彦只是百姓,寻常的不能再寻常的百姓。若得罪了如此了得的仇家,他不可能活到现在。”
刘燕客道:“这典客署守备深严,杨彦在典客署被杀我觉得有两个原因。其一、就如大人说的那样,这个杀手对于自己的能力很是自信,拥有非常的实力;其次,他们没有时间拖延,因为第二天也就是今天他要入朝面圣,要在他入朝面圣之前,将他杀死。”
罗士信吃重道:“你是说有人不想让杨彦面圣,将冶炼技术传出去?”
刘燕客慎重道:“可能性很大,杨彦一个寻常百姓。在老家,日子虽苦,却也活得好好的。因为这个原因来到长安,在长安莫名死去,也只有可能因为这个原因而死。”说着他压低了声线,显然防着隔墙有耳。
罗士信心中一动,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还有背后的那点点不寻常。因为李世民登基,前来朝见的异国民族数不胜数,他们大多有安置在典客署。杨彦因为冶炼技术被杀,很有可能是他们所为。他们不想唐朝得到这最新的技术,暗中派遣刺客将杨彦击杀,并非没有这个可能。
罗士信眼中闪过厉色,一定要将刺客杀手揪出来,这种存心危害大唐王朝的敌人,绝对不能姑息。
来到凶杀案的现场,罗士信还未走进屋子里,耳中却听一人道:“我觉得这是一起劫杀案,而且也只有熟人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只有熟人才能够在无声无息中将死者杀死。”
罗士信听了与刘德威、刘燕客不同的见解,看了两人一眼,笑道:“我们也去听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