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 (进军好莱坞)(1 / 2)

加入书签

听汤姆.罗德曼说自己拍的电影,换一下包装就是好莱坞电影,饶是万小虎脸皮甚厚,也在心底小小的害臊了一下。这些电影原本就是好莱坞电影,自己只是拿来改编了一下而已,自然风格偏向好莱坞。

顿了顿,万小虎说:“我不喜欢按照别人给的剧本拍电影,我喜欢自己挑选剧本,或者创作剧本。如果你们让我在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剧本库里挑选,我倒是可以跟你们合作拍摄几部电影。”

“当然可以。”汤姆.罗德曼在这一点上没有强求,在他看来,万小虎的眼光绝对很强,他看上的剧本,票房赚钱应该很轻松。

两个前提条件都答应了之后,x战警的版权谈判进行的很顺利。

与此同时,万小虎也在二十世纪福克斯的资源库里翻翻捡捡起来,不过说实话,真没几个剧本万小虎看得上眼,也难怪福克斯要把重宝压在5亿美元投资的《阿凡达》身上,就他们现在这个资源库里的剧本,能赚的没几个,估计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该拍什么了。

不过,身为重生者的万小虎,还是有所发现的。

随后再度与汤姆.罗德曼联系。

“罗德曼主席,我觉得我们应该改一下方案了,三部电影的合约我们改一下,我给你们重启一个卖座系列,合作投资,你们觉得怎么样?”万小虎将自己从二十世纪福克斯资源库搜出来的几盘影碟和一张vcd扔在桌子上。

罗德曼随手捡起一盘影碟,看到上面的标签写着“pla-of-the-apes”,诧异的说:“《人猿星球》系列?”

“不错,这是个好题材,我看过这个系列的所有电影,包括这张。”万小虎指了指那张vcd。上面也是pla-of-the-apes的标题,“蒂姆.波顿2001年的时候,拍的重启版,虽然有点意思,但是没能超越老版,显然重启失败了。”

“万导的意思。是要重拍《人猿星球》?”

“是的,不过不是重拍,而是重新架构,做一个新的系列,一个更酷更劲爆更有意思的系列,我相信这个系列做成功了,赚的钱绝对比我随便拍三部电影来的更多。毕竟,系列电影的周边产品开发价值更高。”万小虎笑了笑。

《猿猴世界》是一部小说,法国作家彼埃尔.布勒所著。这个作家不是很有名气,这部小说也不是很出名,但是基于这部小说,二十世纪福克斯将它改编成了《人猿星球》系列电影,大获成功,一口气出了四部续集。

1968年《人猿星球》、1970年《失陷猩球》、1971年《逃离猩球》、1972年《猩球征服》、1973年《决战猩球》。

虽然续集出的多了,但是口碑却下降了,第五部拍完后。二十世纪福克斯叫停了这个系列。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特效技术已经开始发展。二十世纪福克斯有了重启的念头,一开始想邀请奥利弗.斯通,接着又打算邀请詹姆斯.卡梅隆。

最终确定了鬼才导演蒂姆.波顿来执导,投资和预算给的无比充足,福克斯认为大卖是板上钉钉。

蒂姆.波顿也为了这部电影,投入了大量的心血。这位号称鬼才的导演,曾经打造了黑暗版的《蝙蝠侠》而声名鹊起,是黑暗系超级英雄电影之父,又拍过《剪刀手爱德华》这部经典电影,令人充满了信心。

但是很可惜。蒂姆.波顿的2001年《决战猩球》却没有成功,毫无特色,被普遍批评不如老版,还拿了“金酸梅”最差男配角、女配角和最差续集和重拍奖,这成为他导演生涯中不小的污点,也间接导致了《人猿星球》系列电影的重启,被二十世纪福克斯再度束之高阁,敬谢不敏。

但是不表示,二十世纪福克斯就对《人猿星球》死心了,要知道在好莱坞,经典卖座电影的作用,就是拿出来反复翻拍的。

就拿华纳兄弟旗下的蝙蝠侠和超人两位人气超级英雄来说。

七十、八十年代《超人》系列拍了五部,1978年《超人》、1980年《超人2》、1983年《超人3》、1984年《女超人》和1988年《超人4:追寻和平》,等口碑拍烂了之后,开始进入停歇期。

等平复的差不多了,去年2006年又重启了《超人归来》。重启失败后2013年又重启一次《超人:钢铁之躯》。

《蝙蝠侠》同样如此,1989年《蝙蝠侠》、1992年《蝙蝠侠归来》、1995年《永远的蝙蝠侠》,到1997年《蝙蝠侠与罗宾》终于搞砸了,赔得一塌糊涂,导致华纳兄弟好几年不敢碰超级英雄电影。

后来2004年拍了《猫女》,垃圾的突破天际,好在找到了克里斯托弗.诺兰这位好莱坞超新星导演,重启的2005年《蝙蝠侠:侠影之谜》终于获得成功,于是又赶紧拍续集《蝙蝠侠:黑暗骑士》和《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

之所以反复拍摄,票房只是很小的一个因素,最大的因素是周边开发,形成一个品牌效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好莱坞电影公司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影视产业链。一部好电影的票房在整体收益中,甚至只占20%至30%左右。

万小虎的提议,无疑挑动了汤姆.罗德曼的心理。

很快,在二十世纪福克斯高层讨论之后,答应了万小虎的提议,重启《人猿星球》系列,不过因为这个系列电影是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宝贝,没有答应万小虎参与投资的事,仅仅是把三部电影合约,缩减为了这一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