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朱家的男人们(1 / 2)

加入书签

元宵节的意义在于团圆,百姓家如此,天家更是如此。

不过,朱由栋家的元宵节,已经有很多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团圆了。

首先就是这一家子辈分最高的那位,太上太皇朱翊钧。这一年不过62岁的万历,不但活得比历史本位面更长,而且活得更愉快。

老头子从五年前出巡敦煌后,彻底撒了欢。这五年来,除了中途回过北京一两次之外,其他时间,都是在全国巡游。今年更是和郑贵妃跑到了朝鲜和福王一起过节。

用他的话说:朕到今日才算是真正的知道自己统治了四十多年的国家到底是什么样子。

万历早年对朱由栋很好,其表现出的信任和支持,已经不是一个皇帝该做的事情,而是一个对孙子溺爱至极的亲爷爷。所以,对万历要巡游全国甚至整个大东亚的举动,朱由栋是非常支持的:老人家从出生到退位,五十多年就没出过北京城啊!

除了万历和郑贵妃,由于分封制的原因,朱由栋的几位叔叔全都不在国内了。不光是他们,最近这几年,朱由栋之前的历任皇帝分封的二十多位亲王,也已经全部出海就国了。

缅甸的阿华那隆前两年去世了,然后大明就趁势将其拿了下来。仿暹罗例,在象征性的给了点土地给阿华那隆的后人,划了一块不错的地盘给了孟族人之后。富饶的伊洛瓦底江平原被分给了蜀王和楚王两位亲王。

非止如此,这两位亲王就藩的时候,还把这两百多年来,从他们这里分封出去的几十家郡王全部带走了——光是这一项,大明朝廷就收回来近千万亩土地。

秦王去了吕宋,晋王去了棉兰老。至于马来半岛、加里曼丹岛乃至爪哇岛等东南亚诸多岛屿,前前后后放置了十多家亲王。

总之,到了天启七年(1625)的元宵节,在万历没有回来的情况下,除了皇太后郭氏,朱由栋已经是这座紫禁城里辈分最高的了。

“大哥!”

“哈哈,妹子,嗯,还有卢参谋,你们来啦。哎哟,这就是朕的外甥了吧,过来,让舅舅抱抱。”

在见过了瓦希德后,朱由栋匆匆的赶回后*宫:他既然是宫内辈分最长的男子,那元宵节这样的家中团聚日,他就得时刻在场。

然后,一回去就碰上了抱着不过半岁的儿子进宫的卢象升、朱徽娟夫妇。

说起来,他朱由栋自出任监国以来,十多年的时间里,不知道废了多少旧规矩。这公主出嫁后,驸马不能和公主如平常夫妻一起生活的臭规矩自然也是废了。再加上驸马都尉不能担任实职的规矩也已经不复存在,卢象升现在是枢密院下面的一个参谋,在麻承诏等人的提点下进步很快——所以,现在夫妻二人的关系非常好。

抱着自己的外甥逗玩了一阵后,朱由栋恍惚间感到有人在拉自己的裤脚,低头往下看去,却看到一个两岁多的孩子委屈的伸出双手:“父皇,我也要抱抱。”

“哈哈哈,炎儿都会自己走路啊,了不起了不起。”赶紧把外甥递还给卢象升,俯身抱起了自己的第三个儿子。

如他这样的大懒人,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字相当的不负责任:他的长子朱慈燚,生于天启元年,这一年已经六岁了。按照皇家子弟四岁开蒙的规矩,慈燚的生母游弋为其延请了天启四年的状元公文震孟、方山系毕业,前两年刚从新加坡州调回北京担任顺天府治中的李嘉以及枢密院指挥使麻承诏。

次子朱慈焱,则是皇后柳韵于天启三年所生,这一年四岁,即将开蒙。

作为一个穿越者,朱由栋倒是没有什么很强烈的嫡庶观念。但这嫡子高于庶子的礼法观念,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了。所以,朱慈焱的开蒙,得到了朝廷上下远超朱慈燚的重视:次辅袁可立为首,王绍徵、赵彦、顾秉谦等一众大佬都出任其文科老师。方山的李国俊、孙元化、宋应星等担任其理科老师。军方更是派出李纯忠、麻承恩等中坚将领担任其军学老师。而且其侍卫长更是军方千挑万选,提溜出来了曹文诏的侄子,现年十六岁的曹变蛟担任。

至于三子朱慈炎,还是皇后柳韵所生,作为嫡次子,他的出生,使得庶长子朱慈燚的地位再次下降:嫡长子已经有备胎了,你这个庶长子朱慈燚,连备胎都算不上了。

对于这样的局面,他也感到很无奈:作为皇帝,他是改了很多礼法,但有些东西,他也无力抗争。而作为父亲,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给长子更多的关爱,弥补这大内无处不在的对他的差别性对待。

不过这种关爱,也是极为有限的:他实在是太忙了,以至于忙到连自己的三子两岁多了,可以独立行走了,他才反应过来:诶?我小儿子可以走路了?

抱起自己的小儿子逗弄一阵后,莱王朱由校到了。

“拜见兄长。”

“哈哈,由校,为兄都让你春节过后不要急着走,你看,元宵节你又要从天津赶回来。”

“不碍事的啊,皇兄,京津铁路再次提速了嘛,臣弟今天早上出发,不到中午就赶到了啊。”

“嗯,为兄还真的有些羡慕你了。这么多年,为兄也如皇爷爷早年那般,被困在这北京城,哪里都去不了。说起来,京津铁路通车到现在,为兄还没有去体验过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