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模拟器 第3节(1 / 2)

加入书签

特质:老肩巨滑,廉洁

特长:讨好妻子]

??

什么东西巨滑?

错别字吗?是写错的老奸巨猾……还是字面意义上的老肩巨滑?

安临的目光诡异地往这个老臣的肩膀处瞟了一下,一句‘你好骚啊’的吐槽欲吐又止,也不知道想说的是标出这个特质的《皇帝模拟器》,还是被暴露老肩巨滑的礼部尚书。

作者有话说:

是字面意义上的

想到一个离谱小剧场——

后来皇帝和礼部尚书在单独议事的时候。

皇帝:爱卿,听说有人说你老肩巨滑?

以为说的是老奸巨猾的老臣:陛下,你听我解……

皇帝:是真的吗?朕不信,除非让朕看看

老臣:???

奴才是清以后的叫法,在此之前太监也通常自称奴婢

第003章

老肩巨滑,啊不对,是礼部尚书,他上奏说的是科举有关的事情。

众所周知,正经的上朝上奏,肯定是和游戏里那种几句话就能讲清楚的大白话是不一样的。不过安临刚刚就已经意外地发现自己听他们说话似乎没有一点障碍,脑子里仿佛装了个翻译器一样,自动就把他们文绉绉的话翻译成了自己听得懂的大白话。

“那么这次的科举就由卓卿、梁卿、王卿来负责吧。”安临目光一扫,就点出了几个[文治]以及[学识]数值最高的臣子,“文举结束之后举办武举,礼部和兵部提前做好规划和出题。”

科举,正好也是安临最关心的事情,她几乎是本能地代入游戏思维思考起来。

毕竟从《皇帝模拟器》的套路来看,科举可以算是初期唯一可以获得人才的方法,朝堂上那些混日子的就等着科举人才出来了把他们换下去呢。

因此安临对科举的事格外上心,说完那句话给负责科举的礼部拨了经费不说,还特地把[军事][武力]数值最高的臣子也提前点名点出来,让他们负责科举。

据说负责的官员数值越好,科举出人才的概率也会越大……依据是没什么依据,算是一种安临自己琢磨出来的玄学吧。

“臣领旨!”被点到名的几个臣子站出来领旨。

……咦?都没有质疑或者反对一下的吗?

‘不是吧,我用游戏经验来处理政事,真的没有人觉得有哪里不对吗?’

她从高处仔细看了一下自己把安排说出来后,中间那一排元老的表情,发现他们不仅没有不赞同的样子,反而略带诧异又微微点头。

这么说来,她做出来的这个安排似乎还不错?

好像……当皇帝也不是很难的样子耶?

安临心里的小人摸了摸下巴,奇怪的自信突然增加了。

虽然她也知道实际上当皇帝肯定不是像她带着模拟器这么玩,当皇帝最难的无疑是识人、用人,这些都在模拟器上直接用数值给体现出来了,有了这个就算直接在皇位上拴头猪都会比某些内奸皇帝干得好。

这一场早朝就这么平安无事地结束了,等安临走出这个宣政殿的时候天才刚蒙蒙亮。安临之前上朝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在分析情况+赶鸭子上架处理政务,没空去想其他的。

直到现在早朝结束回到皇帝日常活动的宫殿,宫人们把早膳摆出来的时候,安临才后知后觉感受到饿。

不过,原来就算是皇帝,早餐吃的也是粥配鸡蛋加点心啊?倒是挺符合国库空虚的现状的。

她自己平常去楼下早餐店买早饭还能加两个茶叶蛋加瓶奶呢,这个条件放在古代应该也算是挺奢侈了,用茶叶煮鸡蛋什么的,她记得茶叶在古代还挺珍贵的。

至此,安临的心态已经彻底放平了。

在现代也是一个人生活,亲缘淡薄没什么牵挂的她,在穿越四个小时之后,平静地接受了自己穿越到古代成了一个皇帝的现实。

吃完早饭后,安临旁敲侧击询问了一下王修文自己这个皇帝接下来的日程安排。

“陛下今天还是要去花园晒太阳吗?”太监大总管眼神微妙地看着安临,随即为难地表示,“陛下已经有三天没有去书房了,如果地方传上来的奏折里有什么要紧的事情,也许会耽误,不如先挑着要紧的奏折处理一下再休息?”

安临听得出来,这显然是‘陛下你今天是不是想偷懒?’的委婉版。

怎么回事,原来她的人设不是勤政爱民好皇帝,而是日常晒太阳试图偷懒的咸鱼皇帝吗?

不过听王修文的语气,他和皇帝的关系应该挺亲近的,不然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安临刚刚就觉得奇怪了,在她穿越过来之后见到的所有人里,好像就只有王修文一个人是在《皇帝模拟器》这个游戏中出现过的,其他那些臣子应该和游戏里的都不一样,不然游戏如果里有出现过‘老肩巨滑’这样的标签,她肯定会有印象才对。

“那就去书房吧。”脑子里转过不少念头,安临的脸上还是平静的样子,妥协似的点点头。

到了书房之后,安临总算有了独处的时间。

书桌上的奏折一摞摞地堆在一起,磨好的朱砂和笔放在一起,安临拿起最上面的一个奏折展开放在面前,没有马上去看上面写的是什么,思绪略微飘远,琢磨起那个皇帝模拟器到底是个什么原理。

她之所以确定那是自己穿越前玩的《皇帝模拟器》,还是因为那些数值跟游戏里的数值一样,连超过80的数值字体变成红色,超过90的数值字体变成金色这一点也一样。

但是到目前为止她都只能被动地看到别人头顶上的数值,除此之外呢?

既然有这么一个东西,那它总不可能就只有一个看数值的功能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