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凑热闹(1 / 2)

加入书签

敲定了事项,高少铭松了一口气,昨夜辗转反侧让他困扰了一夜的事情总算解决了,压在心口的那颗巨石被搬走后,他莫名的看着头顶的阳光有些开心。

“吃饭吧,吃完我们去庙前看看端午节的事情。”郝好依旧选择了一个舒服姿势,微微仰头看着脸色仍然很差的田润秋,前段日子她可是个肤白貌美的白富美,这不到一个月就被孕吐摧残的不成样子,看着着实让人唏嘘。

说起端午节,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发展历史中,粽子的由来可谓追溯到春秋战国。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不过,到了现在到底是有些不同了,毕竟是平行时空,他们过端午的程序奇多,如果不提前准备的话,郝好后面的事情就干不了。

“行。”田润秋有些虚弱的答应,她因为最近吃的不多,整个人营养不足,走路都是颤颤巍巍的。

既然要去就得吃点,田润生又返了一趟厨房,出来的时候端着丰盛的早餐,一杯白色的热腾腾的牛奶,一个巨大的自制酸奶包和一盘子红彤彤的草莓,这是专门为田润秋做的,目的是减少她的孕吐次数。

就在大家吃饭时,来了一个人,此人大家都熟悉,是徐海,他今天一身夹克衣服,头发有些乱糟糟来的时候开着高少安的四轮车。

“徐海?”郝好无聊的扭头看着院子里,忽然瞥见了一身狼狈的徐海,夹克衣服有些皱巴巴的,头发随意的搭在额头,乌黑的头发俏皮的竖着,而眼睛却是通红的。

“我来还车。”徐海笑得害羞,白皙的脸上泛着红晕,看的郝好有些想笑。

“你还谁的车,你借车了?”郝好说话间扶着手把起身,一步步走向站在门口的徐海。

“我今早碰见了你们村的高少安,他从医院里出来直接来饭店找我,说是你们村有人住医院,他得帮忙,车说是你需要,让我送回来。”徐海和郝好站在同一方向,但因为自己个头高,怕她仰头看着辛苦,贴心的下了一个台阶,然后和郝好堪堪齐平,二人说着话。

“我知道了,你这是被风吹的吧,看看一个帅小伙被吹成什么样了,不过依旧还是俊美无俦。”郝好顺道开了个玩笑。

果然,话音刚落,徐海蹭的一下子从耳朵到面部全部通红一片,眼神微微躲闪,如此娇羞模样落在郝好眼里简直太犯规了。

郝好恍惚见又看到了第一次的徐海,他裹的严严实实的,露出一双明亮的眸子,说话时温柔又温暖,她从未想着二人会相识,果然命运无常,世事难料,谁知现在都成了知己好友了。

“没吃饭吧,快进来吃点早饭,一会带你去下河村的庙上逛逛,你是不知道今年年初老德爷可是下了一番功夫呢。”郝好无意间又触碰到了徐海温柔又多情的眸子,她冷不丁的回神,随即眼神瞥向身后花亭里的几人,笑着道。

“嗯。”徐海回以微笑。

有了徐海的加入,早餐队伍又多了一个。

早饭后,一行五人沿着小道去寺庙。华夏农村人都喜欢在村里修庙,而且是单独的场地,单独的高楼庙宇,从外面看上去着实好看又精美。

还没靠近,远远的就看到如山的人群,微风吹拂,人声鼎沸, 阳光刺眼。欢乐的笑声随风飘向四面八方,甚至盖住人们走动的脚步声。

田润生走在郝好身边,修长的手在郝好脸颊上用力摩挲,抹去她脸上渗出的密密麻麻的汗珠:“还能走嘛?”

郝好倒是精神不错,反而是田润秋全身发抖,慢慢抬起涣散的目光。 眼角光洁,肤色很白,脸颊因为还有孕吐的缘故而显得线条很是僵硬羸弱,一片片沾染了金黄的阳光映在额头和侧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