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张九龄的治国(2 / 2)

加入书签

五十而无闻,古人深所疵。

平生去外饰,直道如不羁。

未得操割效,忽复寒暑移。

物情自古然,身退毁亦随。

悠悠沧江渚,望望白云涯。

路下霜且降,泽中草离披。

兰艾若不分,安用馨香为!

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他内心的郁郁,一方面,他不甘心五十而无闻,想着为国做出贡献,留名后世,另一方面,又不想委屈本性,去巴结权贵!

他就在这样极度苦闷中度过了三年,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命运再次垂幸于他,因为张说又被李隆基拜任为尚书左丞相、集贤院学士。

张说向李隆基多次推荐张九龄做集贤院学士。

开元十八年,张九龄升任桂州刺史兼岭南道按察使摄御史中丞。

第二年三月,张九龄被召入京,升任秘书少监,兼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

他奉旨代撰敕文,对御而作,不须草稿,援笔立成,深为李隆基倚重。在他的文集中,代皇帝起草的敕文多达114篇。

张九龄由此再次升任为中书侍郎。

开元二十年二月转为工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

而此时,张九龄已五十五岁了。

他觉得,人生如此,也算是五十而有闻了,便屡乞归养。

李隆基对他非常倚重,当下不批准,只是把他弟弟张九皋、张九章就近家乡封官,以便照顾他的老母。

张九皋后来官至广州都督兼五府节度经略使,而张九章官至岭南节度使、广州都督,都是统治岭南的封疆大吏。

这一切,当然是因为张九龄的缘故。

开元二十一年五月,张九龄升任检校中书侍郎,十二月,任宰相兼修国史。

张九龄终于迎来了真正属于他的时代!

他主理朝政,要把大唐推向更大的繁荣。

张九龄看到河南没有水稻,当下建议在河南屯田,引水种稻,同时,他自己身兼河南稻田使。

他这样一推广,使得河南也种植水稻,粮食大增。

张九龄又针对社会弊端,提出以“王道”替代“霸道”的从政之道,强调保民育人,反对穷兵黩武;主张省刑罚,薄征徭,扶持农桑;坚持革新吏治,选贤择能,以德才兼备之士任为地方官吏。

他的这些施政方针,缓解了社会矛盾,对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开元盛世”,因而被后世誉为“开元之世清贞任宰相”的三杰之一。

同时,他敢于直言进谏,多次规劝李隆基居安思危,整顿朝纲。

李隆基的宠妃武惠妃,想谋废太子李瑛而立己子时,命宫中官奴游说张九龄,张九龄叱退使者,及时据理力争,从而平息了宫廷内乱稳定了政局。

李隆基要是一直任用张九龄下去,安史之乱就不会发生了,可惜的是,李隆基没有继续信任张九龄,因为一个女人的出现,改变了整个局面,整个女人就是我们都知道的大胖美女杨玉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