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道路险阻(2 / 2)
想到这一点,有一个人倒是能帮上忙的。第四女中的王校长,她的先生就是一位很出色的律师,也是位慷慨的绅士,不止一次免费地帮助弱小打官司。
一方面敢站在弱势力一边的人总是善良的,另一方面沈初云对“免费”二字有些心动。她现在的处境或许比真正的穷人还不如,外人看她应该挥金如土,可婆家娘家都想掐断她的经济来源。
站在电话前,犹豫一阵,沈初云还是坚定地拿起了听筒。
王校长接到电话时,脸还是笑笑的。听她说完缘由,愣了许久半句话都憋不出来。实在是不知该如何安慰,也不确定这样一个女子在这种时候,是否需要人去同情。
沈初云要离婚虽然在意料之外,倒也是情理之中。同住一个城市,许多事情想瞒也瞒不住的。不过是看在外交总长府上的面子,大家都不说破罢了。
挂了王校长的电话,沈初云又联系了邓丽莎。因为第四女中是寄宿学校,王校长的工作很忙,她先生会独自前来。沈初云本着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想法,需得请个旁人到场,以避免孤男寡女共处一室的流言传出去。
###
两个小时之后,一个头发梳得溜光的中年男子出现在屋内。他轻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边眼睛,笑着自我介绍道:“二位女士好,我叫白远山,奉我们家校长的命令,来找沈初云女士的……”说着,打量跟前二人的打扮,就将目光挪到了那位盘发女子的身上。
邓丽莎这才知道,沈初云和这位男士也是头一回见面。又因他口内称“我们家校长”,便知是王校长的爱人了。
三人各自打过招呼,才围着圆桌就座。
沈初云简略说了说棘手之处,总结道:“总之,韩家现在对我是抱着同意但不行动的态度,将我父亲搬出来,用不让我带走嫁妆做筹码,想让我对此妥协。”
邓丽莎点着头补充:“所以我们的考量是,如果可以通过法律强制判离就好了。”
白远山一直在速记,写完最后一个字,拿起本子一看,沉声分析道:“沈家伯父主张的话,是有例可查的。在婚姻诉讼中,的确有不少的地方案件,依旧遵照前清遗留下的律例来判,一旦女子放弃婚姻,等同于放弃嫁妆。老一辈的人总觉得这份妆奁是为婚姻所备,姑爷自然是这份家产的合法拥有者之一。婚姻的圆满,就成了女人享有嫁妆管理权的前提。”看到邓丽莎急得几乎要跳起来,白远山意识到自己的话太从专业出发,难免会让人泄气,忙解释起来,“两位先不要灰心,我也说了,这样判的案子多数是地方上的。很多当事人都不接受,一路上告到大理院,最终的结果还是相对公正的,只是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听我们家校长说的,沈先生本就是女权事业的领头人物,您对于花时间打官司完全可以抱着另一种态度,以促进我们国家的法律向着平等迈进为出发点,可能在心理上会是个不错的慰藉。”
沈初云这才松了一口气,拍了拍邓丽莎的手背,示意她先别急,又问白远山官司能有几成胜算。
白远山答道:“这个自然要考虑你们婚姻的真实状况,如果真的感情破裂到不可回转的地步,法律还是倾向于尊重女性意志的。”
邓丽莎插言:“照这个说法的话,我们是有百分百把握的咯?”
“不,我没那么乐观。”白远山顿了顿,打开公文包取出三四份特地找来的报纸,指着上头的大幅照片,望着沈初云道,“作为政界名流,你夫妇二人出现在公众视线面前的次数不算少,且都给人一种夫妻和睦的错觉。”余光瞥见邓丽莎又急着要反驳,白远山伸了一手示意她先听完再说话也不迟,“我自然能理解,夫妻问题不走到决裂的一步,就不会逢人都诉说婚姻的不幸。再考虑到家庭情况,沈先生做出生活幸福的假象是在情理之中的。可是,判案是要考虑各方面证据的,并不是全靠理解和推测的。”
沈初云这时才想到,早知道终究躲不过离婚,梁绣珍拿给她的照片倒是可以成为韩仲秋背叛婚姻的铁证。可当时还抱着凑合过下去的心态,给了韩延荪拿去解决陈依曼。如今再想要拿回来,根本就不可能了。再一想,脸上不由有些挂不住,悄声问道:“他对我动过手,按照新派的想法,我的人身权利是受到威胁的。能不能……以此为理由,要求离婚呢?”
白远山又细问一番,诸如动手的前因后果、当时可有人能作证、身上是否还留有伤痕等等。听沈初云答完,他才叹着气,带着悲愤和无奈列举了一些这方面的案件。
邓丽莎听到一半就耐不住脾气了,拍桌而起:“什么叫其夫殴妻,非折伤勿论?中国女人难道只有致残才能逃离魔鬼一般的丈夫吗,这是什么道理?”
白远山常遇到这样的诘问,只做一个苦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