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桢娘产子(1 / 2)

加入书签

夫妻俩在客栈里住了一夜,清晨,杜安送来了干净的官服,徐朗换上后,就直接去了衙门,沈丹遐睡醒后,梳洗完毕,神清气爽地回家了。一进院门,两小家伙就朝她飞奔,“娘,你去哪儿了?”

“娘坏,出去玩,不带我和胖胖。”壮壮瘪着嘴道。

“臭小子,胖胖是你大哥,要叫大哥,不许叫胖胖。”沈丹遐借着纠正他,把话题岔开。

“听到没有,要叫大哥要叫大哥。”胖胖拍着自己的小胸脯道。

壮壮噘着小嘴,喊道:“大哥。”

胖胖嘻嘻笑,大声应道:“哎。”

“胖胖壮壮,今天早饭吃什么了?”沈丹遐笑问道。

“绿豆粥。”胖胖道。

“银丝卷。”壮壮道。

“我和弟弟一人喝了两碗。”胖胖道。

“我吃了两个,胖,大哥吃了三个。”壮壮右手伸出两手指,左手伸出三手指。

沈丹遐笑道:“这么乖呀,来来来,让娘亲亲。”胖胖壮壮歪着脸,让她亲了一口,然后搂着她的脖子,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把她的脸上涂满口水。

“娘,种菜菜,种菜菜。”胖胖还记得沈丹遐答应他,在院子里开辟菜园子种菜的事。

“等娘换身衣裳,我们就去种菜菜。”沈丹遐为了哄这两个无肉不欢的小家伙吃点蔬菜,也是煞费苦心。

沈丹遐不但带着两小家伙种了菜,还教他们念农时谚语,徐朗傍晚回来时,就见两小家伙坐在小椅子上,摇头晃脑地念,“芒种芒种,忙收又忙种。”“芒种芒种,样样要种,一样不种,秋后囤空。”“芒种无雨空种田。”“芒种不种高山谷,过了芒种谷不熟。”

徐朗笑问沈丹遐,“三奶奶这是打算把灵犀院变成菜园子?”

沈丹遐瞪他,“还不是为了你家的两个小祖宗,要不然,我用得着这么辛苦吗?”

“我记得他们是你生的。”徐朗笑道。

“那也是你的种呀,又不是我从娘家带过来的。”沈丹遐横他一眼道。

“是是是,以后每天我带着他们给菜浇水。”徐朗长臂一伸,将人搂入怀中。

“这还差不多。”沈丹遐手抵在他的胸前,仰面笑了笑,“对了,你认识季大将军的女儿吗?”

“上次随燕王出征时,曾和季大将军联手抗敌。”徐朗对季大将军有印象,对他的女儿没什么印象。

“就这样?”沈丹遐眨眨眼睛问道。

徐朗低头看着她,“就这样,有什么问题?”

“没有,没有问题。”沈丹遐笑着摇摇头。

夫妻俩打小就认识,徐朗一眼就看出沈丹遐有所隐瞒,并不拆穿她;沈丹遐不想将季缃的事告诉徐朗,但莫失莫忘觉得自家奶奶受委屈了,徐朗一问,她们就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他;徐朗没说什么,不过三天后,季缃在骑马场骑马时,马突然失惊狂奔,她被人所救,救她的是一个侍卫。

在大庭广众之下,一男一女搂在一起。季缃名声受损,气急败坏;那个相貌平凡的护卫表示愿意负责,会请官媒去季家提亲。季缃不愿嫁,可季夫人容不得她不嫁,这门亲事,很快就谈妥了。

在季缃出事的这天,董篱落被她一向宽厚的婆婆罚抄写经书,并且她婆婆给了她丈夫一个年轻貌美的丫鬟,当天晚上,这丫鬟就入房伺候了她丈夫,次日给她敬茶,成为了她丈夫的第三个小妾,而且这小妾很快就有了身孕,从此后宅不安宁,婆媳相争,妻妾相斗,她再也没有多余心思去想徐朗了。

南缅五王子的命案,找不到凶器,亦找不到凶手,刑部也没有找到昌宁伯夫人买凶杀人的证据,这个案子就成了个悬案,为了安抚南缅国使臣;皇上减少了南缅国进贡的银两,并且只要求南缅国割三座城池,而不是五座。

和谈结束,南缅使节团定下五月十二日离开锦都,返回南缅。

五月端午节,养了十几天伤的蒋奶娘,可以下床了,只是动作缓慢,还有些不灵活;被打了十板,蒋奶娘并没吸取教训,仍然动歪脑筋,跟彭昕道:“姑娘,这次是我们失误,小打小闹,对沈氏没有影响,反而还让她抓住了我们的把柄,我们要弄一个大的,让她没有心思再管中馈。”

“要怎么做?”彭昕问道。

“姑娘,可还记得几年前三姑娘得水痘的事?”蒋奶娘问道。

彭昕点头,“记得,三妹那时差点病死了,后找到一个名医才把她治好的,可左脸上还是留下了一个小坑。”

蒋奶娘阴森地笑了笑,道:“我们去找一个发了水痘的病人,拿她穿得贴身衣物,给沈氏的那两个儿子,让他们染病,到时候沈氏就没空理会中馈了。”

“此法甚好,奶娘,你快安排人去找。”彭昕想都没想,就赞同了。徐胜不进她房,她无法怀孕,她又找不到机会勾引徐朗,再加上徐老夫人肯帮孙桢娘,逼着徐朝进孙桢娘的房,让孙桢娘怀上孩子,却不肯帮她,让彭昕对徐家所有人都添了恨,心里已然扭曲,丝毫就没考虑此做法有多么的丧尽天良。

主仆俩的密谋,瞒不过屋顶上的暗探;暗探听完,打了个寒颤,真是黄蜂尾后针,最毒妇人心。暗探将这事告诉给莫失知晓,莫失转告给沈丹遐。

沈丹遐脸色巨变,因彭昕的姓氏,让她一直没有下狠手,现在看来,她是犯妇人之仁的错误,“既然她们不仁,那就休怪我不义了。莫失,找人帮她们一把,我要她们自食恶果。”

彭昕和蒋奶娘想让胖胖壮壮染病,沈丹遐就让她们俩染病,大人出水痘,要比小孩子出水痘更凶险。在让两人染病期间,沈丹遐为了以防万一,把两小家伙送去了仁义伯府,理由简单,陶母想两个重外孙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