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所罕见的大将军(2 / 2)

加入书签

他们昨日夜晚还在东面骚扰,第二天却又去了西边的数百里外,屠杀了几个牧民的聚居区。

他们太狠了,太残忍了。他们虽然不杀老人和妇女孩子,但他们却断了所有人的生路。为此,可汗不得不派重兵忍饥挨饿四处堵截,不得不仓促收集兵力佯攻庸州实攻信州。可是,信州城损兵折将没有打下来不说,狼王马涵还被三眼雕王铮设诡计击成了重伤。

不仅如此,就连库伦的可汗王帐也被洗劫一空,可汗要不是被亲军死命救出,也会役在那一战。

去年的春夏之战,整个哒突三族共计损失儿郎们十五万人,其他牛羊马匹财物等无数。仅此一战,儿郎们四处抢掠了二十多年的物资就毁于一旦,哒突三族全境的牧民们,都已到了食不果腹的边缘。

没想到,三眼雕王铮还不满足,他今年居然亲率十多万大军亲征草原,两战就屠杀了哒突三族十万儿郎。并且,草原上最能打的狼王马罕带病出征,没想到一战竟也毙与敌手。

儿郎们已经不多了,郑军的武器也太厉害了,隔着老远一声头顶巨响就死一大片人。儿郎们抵不住,可汗只得含泪下令,撤退到瀚海以北暂避其峰。

只希望,三眼雕王铮别再追来,给我们哒突三族留条活路吧?

王铮当然不知道哒突牧民的心思,就算知道他也不会可怜那些牧民,就算可怜那些牧民,他也绝不会可怜那些哒突军。

这些年,哒突三族的骑兵每年都会骚扰边境,每年都会造成雁山卫边境无数的城破村毁,导致数万甚至数十万难民的流离失所。

不仅如此,王铮还算仁慈,只要哒突人不是坚决反抗,他严禁屠杀哒突三族的老人和妇女孩子。

哒突人可没有他仁慈,凡是犯境的哒突军所过之处,男人他们全都会杀光,财物和妇女全都会抢走,不想要的不管是老人孩子还是别的,全都会砍死或者烧光。

因为妇女会生育,他们必抢,因为孩子长大后就是他们的敌人,所以他们必杀。

哒突三族给雁山卫造成的祸害已达数百年,可就是因为汉族军队缺马,始终无法进入草原动摇哒突人的根本。

要不是去年草原之战时收获了十多万匹战马,他今年还不会有大的行动,哒突三族还能苟延残喘几年。

可他偏偏就有了足够十二万将士骑乘的战马,于是他这才要誓灭哒突三族永绝后患。

左中右三军都在泼命追击敌军,王铮摔领后军也在追击。

可此时的王铮快要累死了,他在上京时初尝肉味太过荒淫,每天晚上和时蓉肖瑛折腾个没完没了,早已被两个迷人的小妖精掏空了身子,后来刚来到雁山卫不久,还没有完全恢复,就策马进了草原。

这一个月来的风餐露宿,使他有些难以坚持,他养尊处优惯了的小身板,怎能和天天进行魔鬼训练的、雁山卫四个军的将士相提并论?

(其实也不是,他玩的并不过分,被进补的却不轻,身体好的很,只是这么一说罢了,最主要的还是他平时缺乏锻炼。难以适应他现在两昼夜不眠不休不停的纵马急驰。)

“娘的,不行了。我得歇歇,累死我了。”

王铮驱马跑着跑着就停了下来,他的大腿都磨破皮了,血水顺着裤腿都流到了脚脖,就跟女人来了那啥,却没有垫大创可贴似的,实在是疼痛难忍。

始终跟在王铮身边的薛韶一看这样不行,不能因为你一个人跑不动了,就耽误后军四个旅追杀敌军呐?

“大将军,要不这样吧?我给你留下一个旅保护你慢慢前行,我率其余三个旅先行,如何?”

“好好,就这么办?”王铮下马的力气都没了,他一偏腿直接就摔了下来,幸亏被身边的杨平眼疾手快给接住了。

立功心切老当益壮的薛韶,率三个旅马不停蹄先走了,杨平在王铮躺在地下歇息时想了个办法。

他让亲兵用军帐做了个大大的布兜,布兜的四个角绑在四匹马的马鞍上,由他和周强-卫安,以及另一个亲兵队长邱志骑着四匹马,让大将军王铮躺在布兜里,四人一起进退。

跑得虽然没有以前快了,但也不是太慢。这样的话,将士们跑的不那么急,大将军也不用受罪了。

这办法好,王铮对杨平大加赞赏,直夸他肯动脑子,是个将才。杨平被夸的眉花眼笑。

四月中旬的草原已不算冷,然后他上身月白小衣,齐齐整整躺在布兜里,下身却就只穿着一个大裤衩。

大腿上磨烂的地方,已经抹上了参了香油的药膏,穿着裤子就弄得裤裆里到处都是,缠上绷带就得叉开腿走,就跟被十八个壮汉狠狠地爆了一夜菊花似的。

他嫌不得劲儿,于是就成了他现在不伦不类的装束。

待三天后王铮所在的后军丁旅,赶上项梁的中军甲旅时,他躺在布兜里睡了三天吃饱喝足,大腿上的伤口也已经结了痂。

当王铮精神抖擞偏腿跳下布兜,前来迎接他的项梁薛韶等人先是一愣,然后就是憋了又憋忍了又忍,脸上的表情特别丰富,就像是干结太久拉不下来似的,憋得满脸通红。

此时的王铮,上身的月白小衣已经换了一身新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毫无瑕疵,可他的下身,却是一件又肥又大的大裤衩,露着两条毛茸茸的大长腿,大腿内侧还有青一块白一块油乎乎的、有的呲牙咧嘴有的俯首帖耳的药膏。脚下却蹬着一双张着嘴露出了脚指头的薄底快靴。

没办法,出征时他来的匆忙,忘了叫亲兵多给他带一双鞋出来了。

项梁等人觉得,像大将军的这样的装束还敢出头露面的,恐怕是世所罕见。像大将军以这样的装束带着十二万大军,出现在两军对垒的战场上的,估计世上绝无仅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