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七埃及战记一(1 / 2)

加入书签

奥匈皇帝把他的目光投向了苏伊士运河,同时把德国人也拉了进来。

在法国投降后,饱受战争困扰的德国人终于松了一口气。俄国人已经不再是个威胁,它陷入到内乱的泥潭之中,美国人装备不足,两手空空地从大西洋的另一端赶来,但英国人虽然从科唐坦半岛成功地撤出了将近一百一十万的大军,可是却丢弃了陆军几乎所有的重型装备。他们缺乏足够的重型火炮来防御本土,幸好,他们的舰队还保存完整,依然在与德国人的对抗中占有上风。

威廉二世下令在1917年复员两个集团军近五十万兵员,大批的技术工人被列入优先复员的名单,德国需要恢复工业和农业生产。德国陆军在裁减规模,奥匈方面也是如此,第10和第12集团军被裁撤,但是却扩大了海军陆战队的规模,海军陆战队司令梅耶尔海军上将所指挥的部队得以独立成军,并扩大到3个军近三十万人。

德国巴尔干集团军群得以重组,与奥匈有着良好合作关系的马肯森元帅再次被任命为巴尔干集团军群司令,下辖德国第9集团军和从法国调回的德国第5集团军。为了支援濒临崩溃的奥斯曼帝国,德国第4集团军被紧急调往土耳其,增援美索不达米亚战场。

奥地利人显然对于支援土耳其人丝毫不感兴趣,他们打算把马肯森集团一起拖进北非战场。西班牙人显然对于收回直布罗陀的主权有足够的兴趣,而且他们对美国人充满了憎恨,但这还不足以把他们拖入战争。目前,他们还无意以身涉险。

相对而言,德国人对于攻打直布罗陀的兴趣更大,但奥地利人却不愿冒险在海上攻打这座防御严密的要塞,这很有可能葬送半个奥匈主力舰队。离开了奥匈海军的支持,德国人显然也无法自己采取行动。

鲁登道夫很无奈地接受了奥地利人提出的首先进攻埃及,拿下苏伊士运河的计划。

这肯定对奥地利人有利,这样,他们的舰队就能够进入到印度洋之中,而德国肯定不会获得太大的收益。

英国中东军总司令汉密尔顿爵士现在感到压力巨大,他所指挥的35万英军肩负着抵抗整个同盟国的重担,土耳其人和保加尔人虽然不成问题,但当德国和奥地利人将矛头对准了他,这些人肯定无力抵挡。

虽然势单力薄,劳合.乔治政府还是作出了单独对抗德奥同盟的决定。美国人目前并不能提供什么直接的帮助,他们最少需要用一年的时间来重整军备,他们的海军主力舰数量不足,而且性能有些落伍。

如果英国人能支撑4到5年,也许局面就可能会得到改变,但现在,只能靠他们自己独力苦撑。汉密尔顿很怀疑英国能支撑这么久。

霍瓦尔特将军所指挥的奥匈非洲军团得到了很大的加强,现在拥有三个装甲师,总兵力达到了25万人。不过,非洲军团的行动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由于没有公路和铁路,部队的后勤无法得到保障。从托卜鲁克到亚历山大,将近八百公里的距离都是荒凉的沙漠,补给全要依靠中间不大的几个港口,部队连淡水都无法解决。

奉命返回国内的霍瓦尔特向总参谋部表示,即使得到了海军的全力支持,非洲军团最多能向埃及方向派出15万人,这已经超过了后勤补给的极限。

但这些兵力根本不足以击败驻埃及的英军,况且这一地区还有大约3万的法军和8万人的塞尔维亚军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