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1 / 2)
“库尔特,路德维希,我们准备了那么久,拥有了那么强大的力量,可还是摆脱不了对苏联的依赖?”
威廉大街77号,总理府内,阿道夫.希特勒细细看完了全部《绿色方案》的文本,然后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份《绿色方案》是典型的大总参风格的作战方案,面面俱到,将所有的困难都考虑到了,而且给出了看上去比较可行的解决办法——联苏!
只要和苏联结盟,德国就能立于不败,哪怕同时和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波兰开战也无所畏惧。
“总理先生,联苏只是最后的应对手段,”赫斯曼对始终抱着反苏心态的阿道夫.希特勒说,“如果一切顺利,我们很有可能不费什么力气就完成对捷克的兼并。”
希特勒看着赫斯曼和施莱彻尔,“但我们还是要和苏联签订秘密条约……而这是我们和苏联缔结同盟的第一步,对吗?”
历史上,希特勒虽然勾结苏联瓜分了波兰,但是终究没有和苏联签订同盟条约,因此苏联得以在二战初期保持倾向德国的中立——历史上英法在世界大战初期相当敌视苏联,一度还想利用土耳其境内的机场去轰炸苏联的石油基地巴库。幸好土耳其人没有英法那么糊涂,不同意出借机场,从而拯救了“自由世界”。
“对,”国防部长施莱彻尔也是一个亲苏派(历史上的苏德合作就是他推动的),他对阿道夫.希特勒说,“利用《绿色方案》的实行,和苏联缔结秘密同盟,的确是为了今后公开结盟做准备。国防部和总参谋部都认为,应该在攻击波兰之前和苏联缔结正式的同盟条约。如果德国因为攻击波兰而同英国、法国处于战争状态,那么苏联也应当根据条约向英法宣战!”
利用瓜分波兰将苏联拉入同英法的战争,是赫斯曼和施莱彻尔的大战略,哪怕苏联只是宣而不战,也能对英法构成极大的心理压力——退一万步讲,哪怕贯彻希特勒的“亲英路线”,在击败法国后谋求和英国谈判,也是在联苏的情况下才比较有可能实现。
“可是苏联不可能帮助我们去对付法国,”阿道夫.希特勒眉头紧锁,“这是欧洲的地yuan政治所决定的!德国和俄国瓜分波兰是必然的……只要这两个国家足够强大,波兰就一定会成为牺牲品。但是在俄德完成对波兰的瓜分之后,而德国又足够强大,那么法俄结盟也是必然的。”
“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在消灭波兰之前结盟,”赫斯曼耸了耸肩,微笑道,“现在的波兰是那样的强大,拥有一百五十万常备军、五千多万人口和七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苏波边境还筑有坚不可摧的毕苏斯基防线……这样的强国,难道不需要苏德结盟才能打败?至于打败波兰后的事情,其实也存在多种可能,总参谋部都已经有了相应的方案。”
赫斯曼知道,苏法结盟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背盟和结盟都是有代价的,而且需要长时间的讨价还价。
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法国根本没有这样的时间去和苏联慢慢磨叽,法国人会很快被打败。而在法国战败后,德国陆军在欧洲大陆的西部基本没有对手——在美国参战前,英国根本不可能反攻。在这种情况下,苏联要背盟和德国开战的风险极大。
而高风险的事情通常应该有高回报,英美和苏联又会因为“回报”的问题讨论上很长时间。毕竟英美政府都是有议会管着的,不可能任凭罗斯福、丘吉尔做主,就随随便便把大量的物资送给苏联。
于是德国和意大利就能利用这段时间,在地中海和中东奠定胜局。等到德意在地中海和中东取胜后,哪怕和苏联的同盟破裂,德国也能稳稳立于不败。
这就是赫斯曼的二战计划——当然是诸多计划中最“如意”的一个计划。
“总理先生,您也不必对灭亡波兰后的形势有太多忧虑。”国防部长库尔特.冯.施莱彻尔见希特勒迟迟不肯点头,于是就起了“宽慰”的话语,“如果我们和苏联正式结盟,英法未必会为了波兰同我们开战。说不定波兰战败之日,就是欧洲实现和平之时。”
“是的,这种可能是非常大的。”赫斯曼也附和着说,“如果在1914年,俄罗斯和德意志站在一起,那么欧洲战争多半不会发生。”
“但愿如此!”阿道夫.希特勒想了想,觉得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也不希望在因为瓜分波兰和英国、法国开战。
“好吧,你们说服我了。”阿道夫.希特勒沉默了一会儿,仿佛在下最后的决心。“我批准《绿色方案》了,路德维希,我会安排‘无所任大使’里宾特洛甫和你一起去同图哈切夫斯基讨论《苏德秘密协定》。这份协定应当成为日后德国和苏联缔结正式同盟的基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