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 / 2)
“赫斯曼,赫斯曼,赫斯曼……”
在罗马的君士坦丁门外,不计其数的意大利人喊着路德维希.冯.海因斯贝格-赫斯曼元帅的姓氏,还冲着他和妻子克洛伊以及意大利外交大臣齐亚诺伯爵共乘的敞篷汽车行抬手礼。
“啊,我们现在穿过的是君士坦丁门,历史上有很多罗马帝国的名将凯旋而归时就从这里入城的。我想那时的罗马市民,一定也是这样欢迎他们的英雄。”
齐亚诺伯爵用流利的德语说着恭维赫斯曼的话,他还为赫斯曼的来访组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不过赫斯曼却仿佛不大高兴,从飞机上下来后眉头就微微拧着。根本不理睬齐亚诺,也不看道路两边的意大利群众一眼。
刚刚替赫斯曼生了第6个孩子(是个男孩,起名卡尔)的克洛伊则忙着打圆场。咯咯笑着说:“我想罗马的市民很快就会在君士坦丁门外,欢迎从北非战场凯旋归来的意大利勇士了。”
“这样的事情不会很快发生的!”
赫斯曼突然打断了妻子的话,他气呼呼地说:“如果意大利不愿意听从哈尔德大将的意见,也不愿意让德军加入地中海战场,那么意大利很快就会在北非和地中海遭遇困难!”
和原本的历史上一样,意大利领袖并不愿意德国介入地中海和北非战场。虽然他在加入战争的时候勉强同意德军在罗马设立南线总部。但是在法国投降以后,墨索里尼就改变了主意,认为不需要德国人的参与,靠意大利自己的力量就能夺取北非和地中海战场的胜利了。
赫斯曼元帅现在急匆匆从柏林赶来,就是为了和墨索里尼磋商联合作战的事宜。而在火车站迎接的齐亚诺伯爵却告诉赫斯曼,意大利胜券在握,根本不需要德国的帮助。
“呃,但这是不可能的,”齐亚诺伯爵笑着说,“格拉齐亚尼元帅(战争爆发时北非意军的总司令是巴尔博元帅,不过这位空军元帅在6月28日被自家人的高炮打死了)拥有25万大军,而英国人在北非最多只有4万人……”
“是3.6万!有英军第7装甲师和英联邦第4印度师和一些直属部队。”赫斯曼用警告的口吻对齐亚诺伯爵说,“很快还会有一个澳大利亚师开到埃及,格拉齐亚尼元帅需要对付的将是5万战斗力非常强大的英军。”
“元帅,您把印度部队也算进去了,”齐亚诺伯爵依旧笑容满面,显然心情愉快(可能和巴尔博之死有关吧)。“那些印度人可没有什么战斗力。”
英军第7装甲师肯定是能打的部队,那是英国在二战爆发前从本土调往埃及的精锐,包括第1皇家坦克团和第6皇家坦克团。而从原来流放罪犯的澳大利亚调来的部队一般也比较能打,澳新军团的战斗力可是出名的强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已经打出了威名。
而英联邦第4印度师则被想当然认为是弱旅,但实际上这个印度师里面有许多廓尔喀雇佣兵,他们是职业雇佣兵,都经历过最严格的训练,而且被堪称残酷的纪律约束着,是英军中的拳头部队,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就让德军吃过苦头,散漫的意大利人怎么打得过他们?
不过真正让赫斯曼恼火并且急忙从柏林赶来的并不是意大利将要在北非展开的作战行动——他才不会在乎墨索里尼在北非被英国人打得满地找牙呢,哪怕墨索里尼还要和历史上一样去希腊自找没趣,赫斯曼也不在乎。
如果意大利人不吃点苦头,怎么会听德国的话乖乖加入欧洲共同体呢?墨索里尼可还在幻想罗马帝国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