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行当的恩怨(1 / 2)
我也顺势向泥人张的宅院看了一眼,果然,在那宅院的门口,倒还是挂着幌子!
所谓幌子,也就是生意人在铺面外悬挂的一种招牌的形式,起源于古代,在过去,俗称为窗帘、帷慢,所谓“以帛明窗”。在古代主要是针对的是酒馆和客栈这一类的生意铺面,后来几乎所有生意都用上了幌子。即见幌子而识得做什么生意。唐代陆龟蒙《和初冬偶作》:“小垆低幌还遮掩,酒滴灰香似去年。”后世商人加以引申,凡做生意的铺面招揽顾客门面上展示的一种标志,皆统称为幌子。
最早是用旗帘为幌子,后来还有用灯具的,还有一些是用含有隐语暗示的物件作为幌子,还有一些直接拿铺面内的物件作为幌子,这种能够一眼辨认出来。又有一些直接用写文字牌匾的方式作为幌子,也不在少数,比如当铺只写一个“当”字,而茶馆就只写个“茶”字,虽只有一个字,却能够一眼识得里面做的什么生意。
有些到了晚上关门会把幌子摘下来,第二天一大早再挂上去,即为营业开始。而有些懒得摘的,也就一直挂着。
比如泥人张这种非常讲究老规矩的人,每天都会准时的摘下幌子,意思是告诉顾客,人家暂时不做生意了,而当幌子挂出来的时候,才是营业的时候。这样被人看到,一眼就能知道里面是否还在营业,如此既方便了顾客,也方便的生意人。
但是如程老铁所说,泥人张今天似乎并未按照以往的惯例在傍晚前摘掉幌子,这说明,他到现在也还在开张的状态,而我们,却也随时都能上门拜访。看到这里,我立时扭头向师父说道:“师父,还真是如老铁叔所说,泥人张的幌子一直挂着呢,这是不是说明我们还是可以进去找他的啊?”
闻言,师父不禁点了点头,说道:“嗯,既然泥人张并未歇息,那我们喝完了茶水,便登门拜访吧!”
“呵呵!也就是你们两个人今儿个运气好,偏偏赶在了泥人张未摘幌子之前来到,否则,恐怕想要见到他,就有点难喽!”程老铁似乎也为我们高兴了一把,随之与我们喝了茶水,便是送我们来到泥人张的大门口。“按照规矩,我就不陪着你们进去了,你们进去后好好和泥人张说话,想要办什么事,也尽量和他说清楚,以免惹这个怪老头儿不高兴,再把你们赶出来,就不好了!”
“多谢老铁大哥的指点!”
师父当即抱拳,微笑着向程老铁道了一声谢。
随即,我便是随着师父来到大门前,敲了敲门。
敲了两下,却是没有听到里面有回音,师父定了定神,当即又敲了敲门。而此刻,只听到院子里传来了一道苍老的声音:“大门没上门闩,你们请进来吧。”
这一声“请进来”倒是让我倍感讶异,似乎……似乎这个结果,和先前程老铁所描述的情况不太一样啊!程老铁不是说这个泥人张十分的难以相处吗?可现在这泥人张怎么会这般爽快的让我们进去呢?我扭头看了看师父,似乎师父也有些弄不清状况。但既然里面的人让我们进去,我们倒也不必再绷着了。
推开大门,我随着师父缓步来到院子里。
只见一个手拄着拐杖的白发老头儿,身穿着一袭灰布衣衫,静静的驻足在堂屋门口处,且淡淡的望着我和师父。
这个老头儿看起来好像有六七十岁的样子,身材瘦弱,驼背,脸上满是皱纹,皮肤黝黑,活脱脱的一个干了一辈子风吹日晒活计的模样。这个院子里看起来有些冷清,似乎除了这个泥人张之外,并无其他人居住,看样子,他是孤身一人住在这里了。
师父缓步走到泥人张的跟前,刚欲抱拳开口,却是看到泥人张缓缓侧身,且向着我们作了个邀请的手势,并客气的说道:“道长请屋里坐吧。”
“道长?他怎么一眼就看出了师父的身份?不过也是,师父的穿着打扮,再加上身上背的布袋,很明显就是一个云游天下的道人打扮,若是眼力劲儿高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也不奇怪!”我暗暗的在心里琢磨着,倒是恭敬且略显拘谨的跟在师父身后,但见师父神色复杂的跟随泥人张进了屋,我倒也不敢怠慢,立时跟随着师父来到内堂之中。
坐下后,泥人张缓步端着两杯茶水来到,并微笑着说道:“道长请用茶,我们这里穷乡僻壤的也没有什么好茶叶,您将就将就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