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颈关(2 / 2)

加入书签

在县城里除了三姑家外,还有四姑和五叔等亲戚。

此外,白策还有许多同事、同学和战友。

所以,他们爷仨在招待所里住了四天。

直到把所有的亲朋都探望个遍,这才启程去往真正的老家——白家沟。

这是白家先祖世代耕耘的地方,也是白策从小长大的地方。

三姑和三姑夫因为身体不便,没法陪白策他们爷仨回老家,就把他们送到车站。

从车站再坐上去往乡间的大客车,一路穿行在乡间小路上。

虽然有些许颠簸,但窗外的青山绿水令爷仨一点也不感到疲累。

白宗还举着相机,不时拍下美好的景致。

一个半小时后,车子在一个叫做龙安场的地方停下来,二叔和他的儿子早已在路边等候多时了。

二叔的外貌,不论过多少年白客都会认出来。

这主要在于他的牙齿很特别。

上下两排都朝前方凸出着,连上下嘴唇都合不拢。

每当白客他们兄弟几个说起二叔的这种醒目造型,一起哈哈大笑时,白策都会板着脸在一旁说二叔这是啃甘蔗啃的。

其实,这带有一定的地域特征。

整个长江上游地区,还有珠三角地区,都时不时会出现二叔这种外貌特征的人,多半有相关的基因潜伏在这里。

白家沟属于龙安乡,龙安场就是全乡的中心。

它有点像一个小镇的模样,街道两边林立着店铺。

建筑都是古色古香的,最短的历史也有三四十年了。

关门关窗的门板和窗板都已经是酱色的了。

每周三,这里会有一个大集。

远近各乡各镇的商贩们都会在这里售卖他们的商品。

全乡各村的村民们也会携家带口前来赶集。

白家沟应该是龙安乡最偏僻的一个所在了。

不要说汽车,连马车都进不去。

运点什么东西都是靠背篓背、肩膀扛的。

其实,道路是有的,也不算怎么的崎岖险峻,只是有些窄小。

有一个叫鹅颈关的地方,壮一点的牛都走不过去。

白客觉得这样挺好的,保持原生态的感觉。

可惜的是若干年后,这里的道路被拓宽了,大车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

像鹅颈关这样有味道的景致统统消失不见了。

又过了若干年后,国家号召退耕还林,白家沟的人大多迁出去了,拓宽的马路也失去了意义,被炸掉的景致却难以恢复了。

所以,白客很享受当下。

父子三人跟二叔父子在小路上走着,不时穿越小溪,攀爬陡石梯。

一路上,不用白客提醒,白宗不停拍照着。

走了四十来分钟,终于到达鹅颈关。

白客拉着老爸还有二叔和堂兄,接连拍了好几张照片。

这鹅颈关类似一线天,两边有巨石,中间只留下一道缝隙,有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感觉。

扶着鹅颈关的巨石,白客突然想:这一世或许可以利用自己的能力,在不影响父老乡亲奔小康的前提下,尽力保住这些独特的景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