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年代(1 / 2)

加入书签

白客也没有那么多的心思管老哥的事儿。

寒假过后,马上就进入高三下半学期了。

最后的冲刺即将到来了。

说起来悲哀。

每个人十几年的苦读都是为了这一天。

两世为人,白客也不想免俗。

连于秀波也懂事地不再纠缠白客,嚷嚷着被临幸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

白客倒想把120分的精力都投入到备战高考中去。

可烦心事儿还是不期而至。

白客打算在上大学之前实现个小目标——赚它一个亿。

可眼下小目标遥遥无期,甚至有可能失去一个亿了。

当初接下东创大厦时,按照老阚以往的施工速度,主体工程一年就可以竣工。

所以,等白客寒假结束之后,东创大厦应该建到十层左右才对。

但白客忽略了地基要打五层,地下室也要建三层这码事儿了。

加上老阚也是很久没有亲自带队搞施工了。

工程预算也不是很精准。

等开学后,白客到施工现场一看,顿时傻眼了。

开工将近半年,东创大厦只起来四层楼,离20层还遥遥无期。

老阚倒也不慌不忙:“一年干不起来,咱就两年呗!反正咱的钱花了还不到一半儿。”

按照约定,东创大厦盖起到10层的时候,5000万银行贷款就会打到账上。

白客、老阚、江涛、韩盛等人总计凑了一个亿的资金。

眼下老阚的施工队花了不到5000万已经盖起地下三层、地上四层了。

照理说,基本是不会出现资金缺口的。

20层东创大厦的预算是两个亿。

白客他们几个的投资,加上银行贷款总计是1.5个亿。

5000万的缺口白客从哪里解决呢?

当初的设想是白客手里的这些企业每年可以产生五六千万的利润。

挪用过来就刚刚好了。

但是,两亿的预算是按当下的物价、当下的成本来计算的。

而老阚等人却忽略了一个重要成本。

那就是时间成本。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时间才是最大的成本。

改革先驱步鑫声,巨人大厦史玉柱。

他们统统都是被工程延期拖垮的。

而且作为过来人,白客还知道一个可怕的时间节点。

那就是1988年。

八九十年代有三次可怕的通货膨胀。

第一次是1985年。

第二次是1988年。

第三次是1994年。

1985年的通货膨胀率是百分之九点三。

1988年的通货膨胀率是百分之十八点八。

1994年的通货膨胀率是百分之二十四点一。

1994年这一次,虽然通货膨胀率高的吓人。

可此时,该下岗的都已经下岗了,该商业化的都已经商业化了,该富裕起来的一部分人已经富裕起来了。

所以,老百姓反而淡定了。

1985年通货膨胀的后果就是大家疯狂地抢购彩电。

把质量最差的国产彩电炒到4000块钱一台。

到了1988年,又是更惨烈的一年。

人们把各个商店里的家电抢购一空,连坏掉的电器都争着买。

南方人抢毛衣毛裤,北方人抢藤椅风扇。

最后连肥皂火柴都抢。

多地银行还频频发生挤兑风潮。

官方宣称这一年的通货膨胀率是十八点八。

可有经济学家估算,这一年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了百分之三十。

东创大厦的工期拖延到1988年,后果便可想而知了。

但事已至此,白客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反正眼下的资金至少可以维持到1987年的十月份。

等高考结束再来全力解决这个问题好了。

1987年春天,白宁也21岁了。

在秦咏梅的一再催促下,她决定和袁宪洲五一结婚。

袁宪洲亲身父母都去世了,两个姐姐也都出嫁了。

基本就相当于孤儿了。

所以,婚事就由白家来全程操办了。

伴郎自然还是白客和鲁贵这对老搭档。

伴娘叫谁呢?

“要不叫孙媛和于秀波?”

白宁调侃白客说。

“这,不太好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