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王(2 / 2)

加入书签

再三提了摄政王,公襄霄才没再说什么,一拂袖子当先去了。

殷女萝看了看他背影,却没立刻追上去,而是温言给公襄震道歉:“你大哥其实一直念着你,只是因为种种缘故一直跟你见不着……刚刚他是太心痛这会儿的事情了,不是针对你,你看在骨肉情分上,不要往心里去。”

“……嗯。”公襄震努力忍住泪,低着头,小声道,“嫂子放心,我没事。”

殷女萝同他头次照面,也吃不准他这是真不介意呢还是怀恨在心,但这会儿她也无暇久留,客套了两句就跟上公襄霄的步伐,去看摄政王了。

这晚上别院里的兵荒马乱且不提,宫里也是一阵的骚动。

上上下下都在议论摄政王这是什么情况,陆继妃又是什么仇什么怨,竟然会对亲夫下毒手?

而已经被前朝后宫遗忘了些日子的人也被提出来了,就是陆春草。

云风篁叹息道:“做了太皇太后还是有好处的。”

这消息才传进宫,太皇太后就召了陆春草觐见。

那会儿淳嘉还在别院亲自守着摄政王做贴心侄子呢。

后宫这边再没有人拦着太皇太后的。

一直到这会儿,淳嘉都回来了,陆春草还在太皇太后那边。

而淳嘉知道此事后,就也过去了。

他们到半夜才分开,陆春草就被留在宫里过了一晚上,因为是宦官,倒也无妨。

次日诸臣都知道的七七八八,一起到行宫来见淳嘉。

君臣商议了有大半夜,午膳的饭点都快过了,最终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就是继妃陆氏是被诃勒派人下毒,以至于精神错乱,误害摄政王。

反正国朝跟诃勒的关系搁在那儿,泼什么脏水都无所谓。

已经没两天活头的摄政王的事情敲定之后,下面的事情就简单了,无非是善后。

这没什么难度,但群臣还是起了一番争议:关于摄政王爵位继承的争议。

摄政王这个王爵是不可能继续传承了的,再作死的臣子这时候都不敢提这个话。

甚至有些摄政王一派的臣子还松口气。

因为摄政王这般突兀倒台,没有惨烈与难看的撕架,他们只要迅速致仕,利索走人,善终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大家都赞成以摄政王之前的益王爵,作为其儿子承位的爵位。

淳嘉对此是不反对的,反正国朝藩王不少,只要不威胁到他的皇位,善待孝宗亲女的姿态都做了这些年了,明惠那样的都忍过了,摄政王再讨厌,公襄霄跟公襄震这俩弟弟,皇帝感观还行。

给个藩王爵,显示对自己神宗骨血的厚待没什么划不来。

但是关于让具体哪个儿子继承王爵,臣子们就争开了。

有些人认为公襄霄是元配嫡长子,就算他当初自请废弃世子之位,跟摄政王府几近决裂,但这其中陆继妃起了不少作用,如今陆继妃甚至亲自毒杀了摄政王……不管是受到了蛊惑还是其他什么缘故,总之要不是陆继妃,公襄霄是理所当然的王爵继承人。

现在陆继妃的阴谋暴露,合该让公襄霄承位才是。

然而有些人觉得公襄霄也有不对的地方,摄政王对这嫡长子虽然冷淡了些,可当爹的,又是位高权重,凭什么时时刻刻宠着已经不小的儿子?当儿子的对爹一点儿容忍都没有,也是不孝。尤其是公襄霄成婚之后一直没带妻子回去看望父母这一点,足见心胸狭窄,自己自绝于父家!这么着,他都自请废弃世子之位了,凭什么还能继承王爵?

这个爵位合该给公襄震才是!

双方你来我往争个没完,让淳嘉差点气笑的是,支持公襄震承位的臣子里,很多都流露出心照不宣的意思。

……很显然,他们未必真心实意认为这王爵应该给公襄震,不过是怀疑摄政王夫妇这事儿是淳嘉做的,陆继妃死的那么凑巧,不定就是跟淳嘉达成协议,这当娘的这么做,除了为了儿子还能为了什么?

所以没准圣意就是公襄震?

淳嘉没理会底下的争执,侧头问雁引:“还没查出来?”

雁引惶恐道:“皇城司还在追查,只是陆氏左右伺候的人都没了……”

本来皇帝对于摄政王后院就没什么渗透的,这会儿陆氏近侍全部死光,可以说是死无对证,就算皇城司,一时半会的也很难查出那个假冒淳嘉名义的罪魁祸首。

见皇帝冕旒下的脸色不太好,雁引连忙低声道,“摄政王既去,余人但凡不是猪油蒙了心,定然会弃暗投明,到时候或许能够有线索。”

皇帝不能掌握摄政王府邸之中的事情,无非是因为摄政王是积年皇城司的拥有者。

但现在他凉了,这些人不可能全部陪着凉,说不得就要投靠到淳嘉这边来,兴许就能够找到真相呢?

只是如今这些人必然兵荒马乱乱糟糟的,一时半会恐怕不太容易出结果。

淳嘉皱皱眉,淡声吩咐:“让孙聿手脚利索些。”

雁引低声应下。

见底下还在争论,皇帝烦了,直接拍板:“自来长幼有序,诏令公襄霄承王爵,为益王。”

国朝有鉴于前朝为庞大宗亲拖垮的教训,对于宗室册封十分苛刻。

若是不能继承王爵,除非得皇帝格外垂青,比如公襄霄之前的寿宁侯,否则就是闲散宗室。

淳嘉从看到陆氏那封遗书时就决定,不能给公襄震太多好处,免得天下人猜忌他指使陆氏杀了摄政王。

但是谁指使陆氏这事儿毕竟还没查出来,是故心念转了转,又吩咐,“公襄震年幼,已丧生母,生父业已卧榻不起……朕甚怜之!左右皇嗣回宫之后就要入学,到时候就让他一起罢。”

这就是表示等摄政王凉了之后,会将公襄震养在跟前,等同皇子待遇了。

臣子们的理解是皇帝此举既是要展现自己的宽厚博爱,也是捏着公襄震当人质,不许摄政王的余党兴风作浪。

这是应有之义,没人反对。

于是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后宫听到这消息后,都轻轻吁了口气。

自从纪氏凉凉,大家都知道,皇家叔侄之间必然有着一战。

这次摄政王倒的这么快,简直就是给淳嘉送分一样,前朝后宫意外之余,大部分人都很庆幸。

毕竟像云风篁这种爱搞事的是少数,大家都觉得这种没有大动荡就过去了一个坎,挺好的。

可能最不能接受的是新鲜站到众人面前的公襄震了,但说实话,没人在意他的想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