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五章天下乌鸦(2 / 2)

加入书签

五天前,石重伟便接到了几份来自化州的密奏。江安义的密奏是请罪的,化州查出这么多隐匿的田地,身为经略使失察之责难逃。收到江安义请罪的奏折时石重伟十分高兴,在他内心深处江安义如同一块石头般压在他心头,当初的长桥相迎、大理寺门前迎接,都是为了减轻心头上重压。江安义对他助力极大,而在江安义受陷入狱时他反而趁机夺了京中香水产业,石重伟知道有不少人在暗中耻笑自己。

心中阴影积得重了,石重伟有些怕见江安义,西域联军入侵父皇将江安义派去化州平乱让石重伟暗松了口气,要不然整天在朝堂上照面,要一脸笑容,江师长江师短地叫着,实在是累。难怪史书上说功高莫赏,当年朕还笑话那些帝王是昏君,换到自己做了皇帝才知道这句话有道理啊。

拿着江安义的请罪奏折,石重伟觉得压在心头的石头搬空了,江卿也会犯错,居然放纵屯军隐匿了那么多良田,纵容失察之过至少要降级罚俸。手中的奏折就像把利刃,石重伟感觉自己终于抓到了江安义的把柄,兴奋得想高唱一曲。对于江安义的处罚石重伟已经想好,在密旨中严加训斥,然后抚慰一番,表明朕对他还是信任的,让他放手行事,朝庭明发的旨意罚俸三年便是,反正他不少这点钱。

周永桐的密奏同时送到,这位新任刺史有些倒霉,摊上这场事,石重伟读着密奏中请罪的词句,可以想像到周永桐的满腹委屈的样子。朕不是昏君,自然知晓这事与周永桐无关,等化州正式的公文到来,让政事堂含糊地拟个训斥的旨意便是。朕本来有意让方仕书接任福州刺史,出了这场事,便让他在集贤殿大学士的位置上清闲养老吧。

石重伟关心的是周永桐到化州之后的所见所闻,不少朝臣都说江安义在化州势大,将来可能尾大不掉,让朕及早将江安义调离,朕让周永桐去做朕的耳目,他到任半年多了,不知道都替朕看到了什么。

翻动着奏折往下看,石重伟越看眉头越皱,周永桐在奏章中夸赞化州政通人和,江安义一心为民,诚为不可多得的能臣、干臣。石重伟怒哼一声,江安义的才干朕还用你来提醒,朕是要你前去拿捏江安义的短处,不让他为所欲为,这个周永桐,风流名士,怕是读书读迂了吧。

略过周永桐夸赞江安义的话,奏章的末尾周永桐委婉地提及此次前往化州清查的官员中多有吃拿卡要的现象,请万岁明察。石重伟冷哼一声,皇帝不差饿兵,这些人能替朕清出银子来,些许回扣朕允了,但若是光顾着损公肥私,朕绝不轻饶。

等清田督查的官员回京述职,朕要命吏部好生考核,能干的自然要重用,潘和义朕准备用他做清田司的副使,官阶暂定在从五品下吧,从从七品下职田署署令提至从五品下的副使,一下子擢升了八阶,朕对潘和义的恩德不谓不重,当年父皇对江安义也不曾这般。

用潘和义这人有三处考量,一是谁都知道潘和义是楚王的人,但朕重用其人,朝野上下不是暗中议论朕打压亲楚王的臣子,看看潘和义,谁还敢胡说八道;其二是潘和义确有才华,此次清田督查组派出五百多人,属他功劳最大,朕要让百官看看,任贤用能,朕不输于父皇;其三,潘和义与江安义有怨,此次前去化州清田又狠狠地得罪了他,父皇说过制衡之道,将来可用潘和义来制衡江安义。

张谨念完黄平的奏折,见天子闭着眼没有作声,便接着拿起兵部尚书丁大为的奏章,丁尚书在奏章中提到,各州因徭役、抗税动 乱之事时有发生,请天子速派钦差查明原由,安抚民怨。

石重伟睁开眼问道:“孔相和段相怎么说?”

张谨拿起夹在奏折中的纸片,道:“两位相爷都认为兹事体大,不可忽视,请万岁早下旨意定夺。”

石重伟想了想道:“州县有乱,当问责刺史和县令,命府兵和团练加强戒备,防止刁民做乱,让龙卫暗卫派人查明缘由,看看是否有元天教贼人在暗中策划。”一旁有笔墨,张谨提笔记下,等下交给中书省加以润色后再交由政事堂用印发出。

在张谨舒缓的诵读声中,石重伟朦胧睡去,梦中看到万国来朝,北漠、西域、南洋诸国的使者拜倒在金阶之下。“哈哈哈哈”,石重伟在梦境中发出畅快的笑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