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安庆的恢复(2 / 2)

加入书签

其次,后世的扩张路线,欧洲有两种策略,一种就是好像荷兰人英国人那样,一边搞屠杀,一边在杀不过的时候老老实实做生意,当然了,作为资本主义的终极形态,荷兰人可以在自己国家与西班牙人英国人打仗的时候依然对其出售战略物资,最后功败垂成也是天理。

再升级一些的英式帝国,就比荷兰人聪明的多,对于各种原本的大国,会将其分裂分割,同时各种挑拨以及围堵,对任何企图挑战自己的家伙,都拼命的打击,宁可花费巨资也不放弃。

当然了,大英帝国的灭亡自然也是有原因的,长久的搅屎行为,使得他们一旦面对真正的强手拼实力的时候就不太能打,利用海军先发优势将人堵住还好,面对元首这种疑似穿越者,基本上就要把牙齿崩了。

也就是说,本身没有实力,玩的离岸平衡战术把自己的硬实力玩死了,可就是……

到了最后,胜出的那个帝国证明了,本身实力必须强大,同时要掌握文化大权,金融大权,军事大权。

目前长老们的预算很简单,比起少数人出来赚钱,根本不想多待的欧洲人,中国的策略很简单,一边搞现代化教育,一边利用那些技术开发土地,作为对于土地最热爱的民族,中国人还是吃这套的。

安庆被改造成一个承接对外移民中转站,也是可以考虑的,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长江中游地带,流民众多,甚至不必送去太远,目前来说,长老们面对的问题主要矛盾依然是,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生产力不足的情况。

这种情况其实也是很简单,与后世美国类似,他们可以生产出海量的玉米,用这些玉米养牛后,牛肉价格也可以极其低廉,虽然很难吃,但可以保证底层可以很廉价的吃饱了。

事实上,按照长老们的计算,目前辽东再成长下去,依托那些农业站发售农机和农药化肥种子,还有分出去的大量土地,三到五年内,可以养活目前全国人口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了,这说的是仅有主粮,不生产粗粮去喂食肉畜,不种植大豆、蔬菜和各种经济作物的情况下。

而且哪怕是大明朝,粮食成本中,最难的难点就是如何把粮食主产区的运到消费区去。、

成本太高,如何处理?

运输是需要能源的,正如这个时代,能源基本上都是生物能,需要养活人去做事,后来的蒸汽机革命,就是将主要的能源来源转变为化学能了,当然了,后来用的是核子能,这就另当别论了。

因此对于安庆城里的人,李向前使用的方式的重新编队后,开始打扫城市,发给工资,不过这些人之前的工作,比如说衙门里的轿夫,各种纯属浪费人口的玩意儿,甚至是妓院的龟奴,基本上都被视为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反对派,而长老们最喜欢的就是扣上反对派的帽子后直接一棍子撂倒的剧情了。

刘帽子的工作现在算是一个监工,不过却也是负担起了清理城市的作用,在进行甄别后,有太多血案的战俘被甄别起来,等待他们的将是澳洲金山镇的流放,事实上李向前并不喜欢把澳洲全都农场流放犯,不过也只能慢慢来,未来还是以移民为主的好,澳洲那地方最大的好处不仅仅是距离近,而且开通了澳洲航线,也就意味着整个东南亚基本上已经肃清了欧洲人的殖民部队。

当然了,李向前计算下,原来此时正是东南亚殖民者力量最薄弱的时代,通常几千人就那么统治了一个岛国,如果不考虑使用千年隼直接扔大杀器过去,那么想平了这些白人,还是不难的,但打了以后呢。

无论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还是西班牙,在这里的力量弱小的很,当然了,问题是他们统治的那些居民也蠢顿不可及。

这些总督什么的,虽然很容易清洗,但洗过以后,如何统治这么大区域就难上加难,事实上,统治方法很简单,就是人啊。

这当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原本是下层苦力工作的可能还觉得有吃有穿日子不坏,但那些自觉是人上人,或者干脆是高级奴才的,就想起在主子那的好日子,或者是做什么生意买卖的,自然不愿意听从命令。

李向前也知道,这个时代的市民,只要有个工作,起码就比朝不保夕的农民强点,要求他们背井离乡,几乎是太难了,事实上,长老们对于那些即将在旧金山三藩市开分基地的人的说辞,也没有告诉他们到底距离老家有多远。

毕竟相对于随时可以跑路回来的辽东,美国想跑回来,就是千难万难不是。

当年乾隆皇帝时候,发现八旗子弟们不堪战斗,造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刺客和起义军直接从首都杀进皇宫,差一点将大量的皇子阿哥包圆的战例!

当然了,目前的情况,作为暂时性的安庆统治者,李向前也充分了解到,在旧时代的地方官僚,到底是如何压榨老百姓的。

被掳走的不过是值钱的东西,而各种难以搬运的贵重货物自然还在,虽然被烧毁打砸了不少,但是毕竟大头还在。

尤其是知府衙门,却是有不少好东西,各种古董字画上品也不少,着实有些是可以进帝都博物馆的。

“这些是从哪一家来的?”

“禀告长老,这些是那怀宁县县衙搜到的都是些被那些暴民搜刮后的,扔掉的字画和檀香。”

李向前点点头,这个时代,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欧洲人都大量进口东南亚出产的香料。

中国人主要是用于熏香,比如我们的西门庆大官人,出门泡妞的时候,就喜欢点燃一种香薰,作用嘛,比香水高级,主要却是提神和掩盖体味,古代中国人的体味还是很轻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