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1 / 2)

加入书签

两人明秀暗斗几个回合后,贺钊还得去做任务,少了齐冉冉的贡献,他们这组想赢是有点困难,而且连着两期都是他们这组赢,连导演都来和贺钊商量,能不能适当放个水。

既然要放水,贺钊接下来几个任务就坐得很随意,别人在田里摘豆子,他在隔壁跟农户套几乎讨瓜吃,别人在抓鸡,他不知道哪里讨来一把瓜子,边磕边给他们加油鼓劲,反正怎么偷懒怎么来。

袁毅说你别喊加油了,你行你上啊,贺钊很欠揍地说,我要是上了,也就没你们什么事了。

到了下午,几个组合中途算分,贺钊齐冉冉这组被远远甩开了,等他们坐下来休息的时候,齐冉冉无不嫌弃地说:“你敢再懒一点吗?”

贺钊朝她飞眼,说:“宝贝别急呀,我把体力都留着等晚上侍候你呢。”

他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避着人,其他几个男人一听,都领悟到更深层次地意思,瞬间哄笑出声。

齐冉冉闹了个红脸,贺钊却老神在在地说:“你们想什么呢,她脚伤成这样,回去还不得我去侍候她吗?”

他这一解释,大家笑得更欢了。

到了下午,因为其他三组的积分相当,导演又增添一个游戏,所有队员后背绑着气球,然后相互戳破,谁能保护自己的气球最久,谁就获胜。

贺钊听完游戏规则,就是一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状态,导演好笑说他:“贺老师,你们这组就算赢下这个游戏,也是倒数第一。”

贺钊笑:“重在参与,你不能剥夺我玩游戏的权利。”

于是,农家院子里,一场戳气球大战立时开始。

齐冉冉的椅子被挪到屋檐下,避免她被波及,又能有更好的视野,让她能看清楚全场。

气球是事先被绑在几张布网上,队员像穿马甲一样把网穿到身上,方便又好玩。导演一声令下,几个人两两一队,开始进攻和防守。

贺钊孤身一人,一上来就连着被戳爆两个,他也不着急,找着机会进攻。

一开始其他人还能保持队形,就是一个护着一个进攻,可后来角逐渐渐激烈,队形就没了,大家混战成一团,也就不讲究战术,逮到谁就攻击谁。

贺钊在人群中,目标锁定了张鸣一,几步冲上去,伸手就去抢她身后的气球,张鸣一背后只剩两个气球,心里着急,便左躲右闪地想避开贺钊的进攻,

奈何贺钊人高马大,步步紧逼,甚至一不小心就把张鸣一的脚给踩了,张鸣一吃痛,连忙叫喊到:“疼疼疼……”

贺钊抢得兴奋,也跟着大叫:“啊啊啊……”

脚底下却没有挪开半分。

张鸣一大叫:“你踩到我了,踩到我了!”

贺钊嚷嚷:“你们一个也别想跑,我看怎么消灭你们!”

说完,就去抢张鸣一背后的气球,脚底下一个用力,狠狠碾了一下,把张鸣一碾得大叫一声。

贺钊这才后知后觉,发现不对劲,忙低头去看,看完连连后退两步,憨笑着对张鸣一说到:“对不起哈,一时激动,没注意踩到你了,抱歉抱歉。”

说完不等张鸣一回应,他又无比兴奋地转身去戳别人的气球,玩得格外投入。

一直到游戏结束,众人这才发现张鸣一被贺钊不小心给踩了,还把脚踩肿了。

结合齐冉冉之前受的伤,其他人私底下猜测贺钊是不是趁机报仇,但又没证据,连导演和摄影师都没发现有问题。

张鸣一吃了个哑巴亏,气得差点要当场翻脸,但齐冉冉脚都砸流血了,也没发火,她被踩一下就翻脸,其他人会怎么看她,肯定会暗地里说她耍大牌。

最后,她也没说什么,等节目录制完,就黑着脸,领着男朋友郭骏离开剧组了。

三天节目录完,下次的录制时间要等两个星期后,大部分人选择当天晚上就离开回家,因为齐冉冉脚受伤,贺钊决定再休息一晚才回去。

小包子下午的时候,就知道妈妈脚受伤,紧张了半天,等导演喊收工,他便小跑着过来,搂着妈妈不松手。

“妈妈痛吗?”小家伙一双圆溜溜的眼睛盯着她看。

齐冉冉笑着摇头,“还有一点点痛,但没关系的,宝贝不用担心。”

小伦伦的包子脸皱成一团,说:“我给妈妈吹吹,就不痛了。”

“行,等回去你就帮妈妈吹吹。”说完回头看向贺钊,笑眯眯道:“老公,我走不了路,你抱我回去吧!”

贺钊斜她:“怎么,赖上我了?”

齐冉冉嫣然一笑,“你是我老公,你不抱我,谁抱我?”

小包子举着手大声道:“我可以背妈妈!”

周围众人立时哄笑,齐冉冉笑:“那你会被妈妈压扁的!”

贺钊这才挽起袖子,走过去将齐冉冉打横抱起,走两步后,掂了掂,说:“你是猪吗?这么重!”

齐冉冉也不跟他斗嘴,扭过头,对着他的肩膀就是狠狠咬一口。

贺钊:“嗷~”

当天晚上,小明星张鸣一的微博,更新一条状态。

“现在录节目可真有趣,还能带小孩去蹭吃蹭喝!”

第10章 网络综艺(十)(花孔雀)

张鸣一虽然在这档《甜蜜双排》网综里名气最大,但放到娱乐圈里,充其量就是个十八线小透明,那一点点人气,也是之前给两部热播剧当配角带来的,之后她其实也没有更好的资源。

没资源就没热度,没热度就没名气,张鸣一倒是每天都很活跃在更新微博,奈何每条状态下最多也就几十条回复。

这天晚上她将这条阴阳怪气的微博发上去,跟几个网友互动吐槽一下后,也就没再去理会,玩别的去了。

本以为这条简短微博,会就此淹没在信息的洪流里,只有少数人问津,可恰恰这少数人里,就有那愿意推波助澜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