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持 四(2 / 2)

加入书签

“这么些草民,都是天生贱命,杀一两个有什么打紧?妇人之见......”

樱儿只是冷笑道,“草民?贱命?哼,你们人人也有父母亲人,我看也未必为官出仕,那又相煎何急?”

她见屋子里所有人都低了头,于是也退到墙边,过了一会儿,转头向房里所有人朗声道,“各位,长夜无事,我知道两个大明朝的卑微草民,不如就说说他们的故事解解闷如何?”

樱儿也不理会众人的反应,缓缓说道,

“明万历年间,明朝军队攻打建州女真部的古勒城。明军遭到激烈抵抗,久攻不下,于是一对女真人父子愿意冒险进城劝降。朝廷也应允,但是没想这父子俩人正在力劝之际,突然城池被大军攻破,明军冲进去不分青红皂白,竟连这对父子也杀了。朝廷后来解释这是误杀,给他家赔了30匹马了事。误杀了两个边塞草民,对于大明王朝来说,简直不算个事,谁也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樱儿瞥见老和尚念经的嘴唇停了下来。于是接着说,“又过了几十年,崇祯爷即位,当时国库空虚,于是朝廷下令节省开支,其中的一项举措,就是在全国整顿驿站,裁撤驿卒。驿站本身在官道沿途十分普遍,驿站中的驿卒相当于杂役,干活辛苦,收入极低。但据说仅裁撤驿站一项,每年就能为朝廷节省很多银子。”

这时,樱儿看见老秀才也抬头看她,有些许惊讶。于是继续说道,

“与皇帝的江山社稷相比,草民们的死活显然是小事一桩,同样谁也不放在心上。但是,这对驿卒们来说,却是灭顶之灾!当时西北连年大旱,饿殍遍野,树皮都吃光了,人吃人的惨剧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驿卒们失去了生活来源,无异于等死。于是真的有一个银川驿卒揭竿而起,多年后他的部队攻陷了北京城,结束了三百年大明朝。”

樱儿看到所有人都开始目不转睛地看着她,老秀才似乎有些激动,脸涨得通红,诧异地看着她。

“大明朝当年开源节流难道有错?恐怕作为孤立的事件,这原本就无可厚非。因为当时朝廷忙着要打仗,第一要务就是与山海关外的清军打仗。那么清军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就要提到明军当年误杀的两个女真人,他们有个子孙13副遗甲含恨起兵,经过几十年后已经雄踞关外,并且一心想着逐鹿中原。”

樱儿看到老和尚也是双手微颤,似乎也开始激动起来。

“对大明朝而言,当年这两个女真人的死只值30匹马!但仅从他们的子孙含恨起兵的‘含恨’二字上看,这对他们的家族的影响可想而知。”

樱儿见到老和尚和老秀才已经同时大震,但是其他人仍然一脸茫然,于是微笑着继续说道,“那个驿卒名叫李自成。那个女真人的子孙,叫努尔哈赤。”

看到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样子,樱儿笑了一下,继续说,“这就是当年大明朝的两个普普通通的卑微草民,两个曾经是让大明朝的朝廷上下不屑一顾的卑微草民。当然,大明朝应该还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卑微草民.....后面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那老秀才站了起来,“你是谁?你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竟然能够讲的如此浅显?”

樱儿摇头笑道,“所以,不要以为卑微草民就没有什么了不起,载舟覆舟,这原本就是至理。李自成在北京城里烧杀抢掠,所以他成不了事。清军得到了江山,但是他们也有‘逃人法’、‘圈地法’等等劣制。但是,他们和李自成不同的是,他们在改变。一个茹毛饮血的民族,不断地变革关外的旧习,吸收中原的文化,你看单是一个‘永不加赋’,这项举措照拂了天下多少草民,可那就是努尔哈赤的子孙提出的、并且实施到今天的。从来改朝换代就没有外来的异族,都是出自大一统的中华江山。分什么汉族、满族,好笑好笑,打江山、坐江山,难道仅仅是一件威风的事吗?”

樱儿侃侃而谈,“纵观历史,每个打下江山、坐的下江山的人,都凝聚了他们民族的理念和梦想,使得有大批人愿意追随他们。他们的功绩和成就带给后人的利益,已经远超过他们的成就本身。在战场上这些人能够鼓舞其军队克服恐惧,并且完成种种不可能的目标。在盛世这些人物能够将各种不同的目标和意见凝聚成一个有力的、统一的焦点。一旦江山稳固,他们就能够推动其社会持续朝着他们所期盼的光明远景前进。他们是哪一族人有什么打紧?唐朝皇帝是突厥人的后代,至于后晋的五胡十六国,更不用说,但是谁又会否认这些朝代不是我中华的文化历史之一?你要起事,先问问你能够对天下万民做什么,而不是先想着天下万民要给你什么供养,这样浅显的道理你都想不通,你还想成什么事?又会有谁来拥立你?”

那张月怀看着她,她侃侃而谈,气势见识凌然不可侵犯,不禁恼羞成怒,“你懂什么,胡言乱语的,扰人清梦,大家都散了吧......明天还有很多事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