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二一(2 / 2)
胤禛还告诉樱儿,“朕已经出了朱批,让江南织造听侯怡亲王的调度,不要去乱托关系、乱投山头......真是自作聪明......”
胤禛并没有说下去,但是樱儿知道,这种事情本身无足轻重,但是胤禛就是要借这些小事,给大小官员一个信号,让他们以后有事不要再投靠四人帮,尤其是灰太郎。但凡有投靠灰太郎的,所有事情他这个皇帝都会驳回......这也是为了打压灰太郎的人气......
樱儿只知道九阿哥在西北,曾经再三要求回京,但是胤禛总是百般装聋作哑,又让年羹尧看住他。对此樱儿倒是表示赞同,毕竟,让九阿哥这个缺少政治头脑的远离是非之地,也是对他的另一种保护......胤禛又借故将十阿哥调到张家口,也是让些官员“跟随”他,据说十阿哥就没那么好脾气了,闹了不少别扭......当然,这一切还是可控的。将四人帮分隔开来,破除他们的联盟,当然是最关键的。
四人帮开始并不在意,以为靠他们的信息系统,还是可以了解和掌控局势的。但是不久就发现他们的信息系统出了很大的问题。他们的信息来源、传递、密语等等途径,都存在巨大的差错......
古今中外,信息战的确举足轻重。最漂亮的一次是当初靠西南战报主持金融风暴。旗开得胜后,十三从此更是花了很多人力在这方面。现在看来,这些年胤禛花大价钱在粘杆处,的确有了回报。
朝政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当然,暗潮汹涌,还是因为各个利益集团仅仅是勉强维持着短暂的平衡......
不久,胤禛颁布了秘密建储的制度。遵从的是“程序公正比结果的公正更重要”的原则。
胤禛昭告了建储的程序。就是由皇帝将诏书写好,放在正大光明殿后面,并在内廷留了同样的Copy件,以比对区分真假。
这样的安排固然好,但是当时的局势却让这个制度形同虚设。当时胤禛只有4个儿子,弘时、弘历、弘昼、福惠,选择的余地几乎没有。弘时太平庸,当初圣祖爷都没瞧上,福惠又太小,好像也是个病秧子。弘昼虽然聪明,但是玩兴太大,几乎就是个纨绔子弟。圣祖爷最喜欢的弘历,就是出类拔萃的了。
胤禛还会时时让弘历做些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比如让弘历单独一个人代表他去祭老康的景陵,而且每年都去,还有好几次代表他去担当重要差事。弘历也真不辱使命,才十三、四岁的年纪,每次都将所有事情做得妥贴合理。
这在当时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朝廷上下早就认定了“正大光明”匾额后面写的,只可能是弘历的名字。
皇亲贵戚和朝臣们开始对弘历进行关注,是从老康将弘历亲自教养在宫中开始的。当时他们对弘历的生母是何许人却一概不知,反倒是从贵妇圈里陆陆续续的打探到了一些端倪(经过十几年,贵妇圈也已经洗过几次牌、换了几茬人了,因为有不少人活不了那么长)。
现今又确认了弘历是内定的储君,于是大家更是想打探、接近这位“神秘”的熹妃娘娘。但是,熹妃娘娘不太容易见到,女眷们就是好容易见到了,却总是不得要领地说熹妃娘娘和气,让人亲近(女眷们的智商有限,但是她们带回来的信息,都是有意无意地直指他们这些大老爷们的软肋的。从此人人忌惮,好像这位熹妃娘娘......眼睛后面还有一双眼睛。)
邀月山庄的营业额又暴涨起来,尤其是茶道,所有人都想从中体验一下这位神秘的熹妃娘娘的手笔。
谁说现在朝廷上炙手可热的是年家?宫里最红的是年贵妃?当初后宫晋封,满朝文武向皇后行参拜大礼后,还想要向年贵妃行礼,皇上不是马上取消了吗?好像......好像当时皇太后指名要熹妃在永和宫伺候,她连册封典礼都没怎么参加......难道说皇上不愿意让熹妃就此受了冷落?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咱们差些犯了路线错误,这位熹妃娘娘,耐人寻味啊耐人寻味......
另一方面,樱儿拒绝了胤禛要封赏钮钴禄家的一切恩典。凌柱和几个儿子们都没有得到过任何封赏,樱儿只是从自己的生意收入中,加大了拨给府里的供给,应付府里的开销是绰绰有余的。她严令钮钴禄家不得在外面炫耀她和他们的关系,而且必须严格约束府里上下一切人等,不得在外滋事,否则重罚。
于是,凌柱和儿子们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他们衣食无忧,生活水平不比大多数皇亲贵戚差,但是出任的大都是些永远不会犯错的闲散职务,比起其他当官的那么整天谨小慎微、战战兢兢的样子,那生活质量当然是天上地下。
樱儿还频频接她额娘到圆明园和文秀团聚,有时一待就是一两个月,并与弘历共叙天伦。胤禛对钮钴禄家的一切表现相当满意,有时还反而说樱儿对他们有些苛啬,时不时的就有额外的赏赐,当然樱儿只让他们接受精神上的。
相比当时年家的轰轰烈烈,几个经年的大臣老狐狸们,一看就知道谁才是真正的高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