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二百八十三章差别(2 / 2)
通俗点讲,能在一千米外解决敌人,干嘛非得打贴身战斗。
在李靖看来,武器研发也好,战术配合也好,通俗点说,都是智慧的延伸。
而且李靖还着重讲解了一波流。
李靖的认知就是,打仗,尽量要一波解决对手,能一次性解决,尽量不多搞第二次。
李靖还提出了建议,华夏火器,一定要稳准狠范围大。
同样是对轰,一定不能给敌人展开第二次攻击的机会。
看到这里,苏曦嘴角抽搐,华夏还是走上了这条路。
近代著名的上甘岭战争后,他们就走的这条路。
上甘岭战争,体验了一次喀秋莎的威力,大家就开始疯狂追求这种大威力的火器。
不追求超快的速度和绝对的准确率,但是追求大威力大范围,一定要做到波及也能波及死你。
不过苏曦想了一下历史上的华夏情况,大家仿佛永远在一波流上追求度特别高。
从大秦开始的弩机就追求这些。
当时就追求大威力。
用大家的话说,我们的后勤垃圾,那就追求大威力,以求弱小后勤。
同样是对战,只要我一波带走你,后勤不就解决了吗?
像欧洲就很少使用弩机,他们更加追求高射速的弓箭,用覆盖攻击还解决一切。
他们追求的是一波带不走你,我就用十波。
毕竟弓箭那个东西,是可以做到轻弓高射速的。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原的钢铁开采不易,锻造更加困难,大家时间一长,都是选择节约,一波解决对手,自己也就安全了,还能省下攻击。
而中亚和欧洲的那些国家,情况就好的多,他们都有露天铁矿,开采简单,一般不差那么点钢铁。
综合来说,各项原因综合在一起,结果就是华夏喜欢一波平推,用最少的资源干最多的事,外国喜欢用差不多的资源,做差不多的事。
实话实说,在华夏,对于产品的要求是实用,在外国,实用摆在第二位,他们更喜欢帅。
苏曦一边看李靖编写的教材,一边感慨,文化差异真大。
李靖全篇几乎都在讲武器的发展方向和战术的配合。
在武器篇中,李靖充分表达了武器在战争中的重要性,还有武器和战术的各种配合。
比如李靖有提出炮火掩护,毁灭性轰炸再进行侦查等等。
群内的大家看完,都发现了角度问题。
…………
精忠报国—
“另一个作战思路。”
岳飞忍不住感慨,即使是军神也是有差别的。
李靖提出的想法是辅助,是相辅相成。
岳飞的想法是以人为主,武器终究是武器,人才是最主要的,还是应该讲究战术和战略。
比如在战争之时,最好是把各项准备都做好,尤其是面对敌人的情况。
充分发挥作为人的优势。
尽量做到针对性作战。
综合来说,两人的想法有差距。
…。。
华夏之祖—
“我喜欢李靖的作战方略,很优秀,很不错。”
“他这种提升自己,以绝对的实力碾压状态攻击,很符合我的性格。”
始皇喜欢这种战术。
对于李靖提出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需求,始皇很满意。
…………
第二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