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的投资人(2 / 2)
主人翁意识,应该说,在他们这儿,得到了最大的体现。虽然说,时间上有些晚。但是,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也就是说,只要能够明白过来这个道理,就算是当日便死,生命只有最后短短的一天,那也是值得推崇的行为方式。更何况,我们现在离夕死可矣的时间,还早着呢。
草原的沙漠化,荒漠化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在发展中保护草原环境,在兼顾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好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造工作,这是投资人,政府,以及草原的游牧民们所达成的共识。而要切实的,真正地做好这一切,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法律程序的缺失,政府监管的不到位,民众环境保护意识的缺失,民众环境保护知识的欠缺,都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一个又一个拦路虎,绊脚石。而解决这些问题本身,也在考验着人们的智慧。
麦瑞涉足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改造,已经是很多年的事情。虽然投资规模一直不大,也没见到什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却也因此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周欣语家族的南华地产,在环境领域的投资,也是早在五六年以前,就开始深耕市场,深入布局。在内蒙古东北部的大草原地区,他们建设了几个示范性的,以休闲度假,避暑旅游为主题的旅游特色小村镇建设。但是,从目前的结果来看,除了得到了一大批优质的地产物业项目之外,在经济利益上,在投资回报上,还是一个令人羞于提及的话题。矿泉水这一块儿,因为国内民众的认可,以及东北地区的优质地下水资源,他们的开局,还算是顺利,并且能够一直保持着盈利状态。
不过,总体来说,从现金流的角度来说,他们还是在不断地投入,不停地加大投入。至于说回报,投资收益---目前来说,还仅仅是理论上的可能。
麦瑞强行要去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对于周欣语来说,与其说是割去了一块心头肉,毋宁说是减少了一部分包袱和压力。
想当初,出于自己的个人理想主义,出于对内蒙古大草原的热爱和向往,也是为了保护和改造内蒙古大草原的生态环境,周欣语说服了自己的父母,说服了南华地产的大部分股东,在内蒙古东北地区的大草原上,开启了自己商业生涯的第二春。不过,从目前的结果来看,除了在这儿收获了自己的梅开二度的爱情,以及爱情的结晶,肚子里还不到一个月的小宝宝之外,貌似并没有什么成功,或者是成就的迹象。
当然,周欣语的心理素质,那是杠杠的,足够强大。一年又一年,面对着公司管理层和股东们的双层质疑和反对,能够坚持到今天,说实话,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是始作俑者,是这个项目的策划者和推崇者,她很有可能就会选择放弃。但是,她不能。做人要有原则,有底线,有不可逾越的底线。自己挖的坑,就算是用自己的性命去填,那也用不着后悔。更何况,她这儿还没到用命去填坑的地步。
虽然说,项目开启以来,除了矿泉水项目少有盈利之外,其余两个项目,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开发,还有避暑休闲旅游项目,都是投入大于产出,甚至于产出效益微乎其微。但是,受益于2003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以及地产价格的暴涨,他们所投资的旅游地产项目,账面上还是增值了不少。而仅仅依靠这些账面上的增值,就足以给他们公司一个非常亮丽的业绩报表。这对于一个深港两地上市的大型地产公司而言,显然是一个不错的好消息。
家族企业上市,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也有可能是一个危险的选择。因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资本市场能够为你带来源源不断的低成本资金的同时,也有可能让你失去企业的控制权。所以,尽管他们南华地产上市多年,也曾遭遇到不少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周欣语的父母,周伟健与龙耀华夫妇,以及周欣语本人,却从未在资本市场上出手过自己手里的股份。原因很简单,他们需要一路呵护自己的企业,使之健康的成长和发展进步。
这一次,麦瑞的强行入股,应该是一个例外,也是一次特殊的行为。对于这件事情,如何跟自己的父母,尤其是公司管理层和股东们交代,周欣语也是很头痛的。总不能说,自己拿着百分之三十的企业股份,为肚子里的孩子找了个父亲吧?虽然说,事情是这么一件事情,但是,如何交代,如何解释,还是需要我们的周大小姐,好好考虑一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