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2 / 2)

加入书签

梅娘愣着,随即拼命点起头来:“谢谢……谢谢你,相公。”

“和我说这些做什么。”

谢良钰将她的头靠上自己的肩膀,望向窗外,外面柳絮纷飞,春阳正暖,正是一年之中,最为欣欣向荣、满眼都是希望的时节。

他们的未来,光明得很呢。

大齐元和三十一年,立国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倭患,在河东省一个小小的港口开始爆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战火烧到帝国的整条海防线,国内的气氛空前紧张起来。

整个河东省在最快的时间内戒严,就连省城都人心惶惶起来。

这一次的战斗来势汹汹,谢良钰他们听到消息的时候,连安平那地方都已经完全沦为了战区,省城附近的官兵全都被抽调到城内,城墙上日日戒严,限制百姓出入,城内的米价一天三涨,行人们来去匆匆,连临街的商铺酒楼都关了大半。

家家也开始闭门闭户,谢良钰他们和叶老所住的还是隔壁,这事情发生之后,干脆就又像他去考试的时候一样,直接两家合并做一家,住到了一个院子里。

不过,除此之外,战争倒没有直接对他们造成太大的影响,倭寇总算是没有长驱直入打到咸名城里来,反正也出不去门,谢良钰和叶审言便日日在家读书,为之后的考试做准备。

只是,如今形势如此严峻,也不知到了考试时间,是否能够顺利进行。

梅娘自然是每天都在担忧自己的兄长,但据紧急逃到咸名的宋明说,安平那边战事还算平稳,明大人领军有方,守城守得密不透风,没让敌人吃到一点甜头…

倒还有一件事……关于叶长安将军。

抗倭战争打响一个半月之后,朝廷官兵节节败退,各地抵抗形势都十分艰难,在京赋闲的叶将军在不得已之下,再一次被启用,直接任命为驻河东的三省总督,总领抗倭事务,率领他的叶家军,再一次投入了战场。

第86章

大齐元和三十二年八月,时逢大比之年,各省举办乡试——在正式的通知下来之前,河东及附近省一直有些人心惶惶,毕竟战乱不休,谁也不知道,今年的乡试还能不能如期举行。

抗倭是持久战,你来我打,你退我追,可面对着茫茫大海,又始终不能做到赶尽杀绝,叶长安上任之后,倭患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可朝中党争依旧纷乱,将军在外,后方却供给不足……叶长安就算真是神仙,也没法在这种情况下毕其功于一役。

或更往深了说,现在三皇子殿下的处境不好,叶家也正危险,若真完全把贼寇打服了,难保不会被早表露出不满的皇帝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事儿他又不是干不出来,前次那次大清洗,叶家得到的教训也够多的了。

可无论如何,最倒霉的,始终是天下的百姓。

仗打了一年多,非但河东省,大齐境内如今哪个省份都不富裕,百姓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就不说商业和教育问题了,连日常嚼用都得从牙缝里挤,饥民逐渐增多,又渐渐转为流民,天下乱象四起,实在是……

谢良钰心中忧虑,这局面比他刚穿越来的时候以为的还要复杂,现在即使是他,也对自己的未来没了把握。

安平的谢家村人也遭了灾,原本谢良钰叮嘱他们上山暂避兵祸,还算留存了不少有生力量,是附近几个村子损失最小的,可这毕竟不能顶太长久的用,到最后仍是流散,去县城、去附近的其他村镇,或跟着流民大军一起,往江南或都城的方向艰难迁徙。

其实又哪有什么万全的道路呢,这些人什么都没有,现在连家都没有了,没人知道如果到了目的地,是不是真能得到梦想中的救助,但只要还有一丝希望,他们就得这样一直走下去。

谢良钰和梅娘在省城,生活倒大抵还算安逸,村子里也有不少比较亲近的人家来投奔他们,都是同宗同姓的乡亲,夫妻俩尽力帮忙,也收容了些人。只是现在不太平,梅娘的小生意也少了不少外地客户,谢良钰那边领着“死工资”,他倒有心想扩大规模经营商号的,可叶老严令禁止他分心去搞那些东西,他便也只能消停下来,专心学习——至少表面上不敢搞什么幺蛾子。

但多少还做着点儿,树挪死人挪活,谢良钰一向灵活变通,老师不让他自己去经商,委托信任的人做就是了——不论是什么年代,可没有比银子更能拿在手里安心的东西。

于是就找到了宋明那里,布庄还开着,只是店址换到了省城,规模也小了不少,这是项正经的生意——谢良钰便干脆入了股,有他超前时代不知多少年的经营理念,再加上宋家夫妻俩多年的经验,倒是做得风生水起,逐渐涉猎了些其他行业,除了初时困难了一段时间以外,后面银子是不愁的。

谢家那些人,谢良钰便将他们打散了,实在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幼童,便同意找个院子安置起来,至于青壮劳力,便都到店里去上工——自是优待的,管吃管住不说,还从不克扣工钱,大伙都念着他们的好。

这部分人,算是逃难人群中最幸运的一批了。

族长那一大家子自然也在此列,老人家一下子老了不少,好在身体还算康健,谢常青上次院试没中,但运气不错,考上了童生,他能写会算的,为人也不错,做些账房之类的活计,既轻省,又赚得多,还有空看书学习,一年过去,也算能在城里正经立住脚跟了。

这日,谢良钰上街去买些东西,正好在街口碰到了正往这边走的谢常青。

“哎,三郎!”

谢常青也看到了他,连忙挥挥手:“我正来找你。”

“怎么了?”

谢常青走上前来,谢良钰便又带他回家坐下,这个看上去颇为朴实的年轻人摸摸自己的脑袋,笑道:“是这样,老板说最近有一批货,要运到隔壁省去……”

谢良钰一挑眉:“你不愿意去?”

“不不不,”谢常青连忙摆手,“三郎,你和宋老板都是我们大伙的恩人,我们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不说这是东家布置的任务……其实我知道,这也是宋老板看在你的面子,重用我们,才得了这样的机会。”

这话倒是不假,如今虽说还在战时,但有叶将军在,战乱基本上已经被控制在了沿海,省份之间的官道上比较起来安全不少,只是因为天下大乱,而多了不少不知从前是何身份的土匪。

这些人只为求财,少有杀人的勇气和理由,基本上如果实在打不过,将钱货给他们,生命是不会受到太大威胁的。

店里运货,肯定是要雇镖师的,作为伙计或账房跟着,危险其实不大。

而好处却是显而易见的,走过这一趟以后,不论是留在隔壁省的分店,还是再回来,身份和资历便都有些不同了,尤其是留在那边——那是从总店过去的人,那边总要给一份敬重,而且外地的生意还在快速发展期,现在过去,如果今后发展得好,便也是元老级的人物了。

现在这份生意在谢良钰的指挥下,发展得非常好,光明前景是显而易见的。

见谢常青心里头明白,谢良钰便放了心,梅娘今天带虎子出去了,他亲手给谢常青倒了茶,问他:“那大堂哥来找我,是为了何事?”

他的身份不一样,如今已是秀才,过段时日大比,若河东省这里的乡试不出差错,说不准很快便要成了举人老爷,而更直接的——作为宋氏商号两位合伙的老板之一,他也是谢家大部分族人的顶头上司。

虽然在族里,大家还是以辈分论的,但谁也知道,整个一族最出息的便是三郎,他掌着大伙儿的生活命脉呢!

现在谢良钰说话,可比族长谢承德还要管用些。

谢常青听见他叫堂哥,一时间也有些不自然,不过谢良钰愿意按照辈分跟他论,这也是亲近,没必要推搪。

谢常青扭捏了一下,这才小声说出了口:“是这样——我家里人,尤其是我爷,他们不想让我去……”

谢良钰一下子便明白了:“你想让我帮着劝劝他们?”

“是啊,”开了一个头,后面的话就好说了,谢常青舒了口气,说道,“爷一向听你话的,他们是怕外头危险,不论我怎么说,他们都不听。大丈夫哪有总窝在家里的,总该出去奋斗才是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