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道理(2 / 2)

加入书签

“汪先生,您的意思是?”

“郑局长,我能提一个问题吗?”

“您快说。”

“如果你是刘长海……或者刘长海的老婆,您会做这种事情么?”

郑峰一时无语。

“你们仔细想一想。”汪静清喝了一口茶,“火灾发生以后,高建国立马就想到了刘长海和刘茂生。”

“汪先生,您是说,刘长海……或者刘长海的老婆阎巧巧和刘茂生不大可能做这种事情。是不是这样?”

“越是可能的人,就越不可能。人们很快就会想到这两个人。”

“您是说,高建国家发生的两起纵火案的凶手正是利用了这点?”

“我就是这个意思,此人一定隐藏的非常深。越是不可能的人,就越是可能。”一句话,汪静清重复了两遍。重复是为了强调。

汪静清的话意味深长。

“越是的人不可能,就越是可能。”汪静清的话非常有道理,在郑峰和他的战友们侦破的案子中,很多事实不止一次地证实了这一点。

“汪先生,我们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呢?”

“这……我说不好,只要你们能确信一点就行了。”

“确信哪一点?”

“高建国家的两把火肯定是人故意放的。”

“这我们已经确定了。要不然,我们也不会大来远的跑到高刘村来,汪先生,还有呢?”郑峰知道汪静清的话还没有说完。

“这两把火一定是和高交过有积怨的人放的。”

“这……我们已经确定了。”

“这就够了。”

“这就够了?”郑峰还是没有听明白。

汪静清喝了两口茶:“只要是和高建国家有积怨的人,就一定能找到他的形迹,不管他把自己藏的有多深。”

“您的意思是让我们沿着这条线继续查下去,在高刘村,除了刘长海、刘茂生家和高建国家有矛盾之外,应该还有人家和高家有积怨,而这些人又藏在暗处,您是这个意思吗?”

“对,藏在暗处的人,恐怕连高家人都不知道。”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汪静清绕了这么大一个弯子,这才是主旨所在。

和高建国家有积怨,而高家人却一无所知,这可能吗?

“汪先生,这……怎么理解呢?”

“高建国,或者高家人在无意之中得罪了什么人,或者因为生活的某一个方面遭人嫉恨,而高家人却浑然不知。”

这种情况确实存在。

汪静清为了证明自己的说法,举了一个例子。这个例子说的就是他自己。这个例子同时证明了上面两个观点。

在汪静清被提拔当副总编之前,他和一个同事关系非常好,只要遇到外出采访和报道的事情,他们俩是报社公认的黄金搭档,在汪静清当上副总编之后,这个搭档和他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好。汪静清在工作和生活上,对他很照顾。在编辑部里面,大家都人为他们俩是最好的朋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