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1 / 2)

加入书签

反正都不认识。

系统那个坑爹的评分系统,一度让迟念以为她准备的不太行。

结果演了才知道,按系统标准,能演到八十分往上的都是老戏骨。

迟念在七十分徘徊的水平居然能被导演夸。

难免小膨胀一下,觉得自己演的其实还可以>o<

等邱宾白打探完了孟静的来历,准备提醒迟念的时候。

迟念已经上完了妆,站在场地准备跟孟静对戏了。

这场戏剧情很简单,前因是卫子夫获封夫人后,陈娇嫉妒,向窦太皇太后哭诉。

窦太皇太后先是训斥于她,讲了为后的道理,可毕竟心疼陈娇是自小陪在她身边长大的外孙女,又厌恶卫子夫是平阳公主引荐。

后宫权力斗争一刻都不曾止息,在汉朝后宫更是如此。

窦太皇太后历经三朝,她的眼光不会止于后宫女子争宠,她在平阳公主的行动上,看到了馆陶公主的影子。

而平阳公主的母亲是王太后,王太后想得到,是不是如她一般的权势?

一个宫廷,不能容得下两个对朝政有影响力的女主人。

在大汉宫廷,真正能影响朝政的女人,不在未央宫,而是在长乐宫。

自刘彻登基后,王氏没有了以往的恭敬和驯服。

馆陶公主对此自然抱怨多多,窦太皇太后看到的比馆陶公主更远。

她在王太后和平阳公主的种种举动里,看到了皇帝母族的野心。

卫子夫其实是平阳公主增强自己对皇帝弟弟影响力的一个尝试。

她成功了,所以她成为了刘彻后宫里母族势力的代言人。

阿娇与卫子夫的争斗,不仅是简单的妻妾之争,也是想要扩大影响力的母族和想要维持现状的妻族之间的外戚之争。

所以,窦太皇太后虽然觉得阿娇没有成为一个好皇后,可她依然要敲打卫子夫。

这是典型的杀鸡儆猴。

而阿娇和卫子夫的对手戏,就发生在窦太皇太后以“以色祸君”的名头,罚卫子夫长跪之后。

按照剧本的台词,其实要表现的是阿娇的得意与开心,卫子夫则是正面人物的委屈与懂事。

但是饰演两个人物的演员,偏偏都不是省心的演员。

迟念在听到孟静说出:“妾知错。”三个字的时候,就知道孟静很厉害。

根本一点也不脸谱化,没有畏畏缩缩像小白花似那样说,也不是一副理直气壮地正面人物反抗反派的样子。

孟静饰演的卫子夫只是很平静地望着迟念饰演的陈娇,她平静地接受了这份委屈,吞了苦果,却视之如常,她完全能消化长辈的不喜与皇后居高临下的鄙视与羞辱。

长乐宫外,迟念是站着的,孟静跪在地上。

迟念离孟静很近,看到孟静那种深沉如海,波澜不惊的表情的时候,她就判定这是个劲敌。

这场戏是顺着上一场拍的,上一场就是窦太皇太后发作卫子夫的戏。

上一场迟念也看了,孟静展示出了很好的台词功底,面对训斥,表现出来的是诚惶诚恐与委屈。

可是跪在长乐宫外,与迟念对戏的时候。

她的诚惶诚恐与委屈消失了,只剩下平静。

一个角色的立体,通过短短两场戏塑造了起来。

迟念敢保证,孟静往后演在平阳公主府邸的戏份,以及跟汉武帝的戏份,一定还会展现不同的侧面。

不过眼下顾不得那么多,迟念要接住孟静扔过来的球才行。

这场戏,迟念之前是好好准备分析过的。

明面上是阿娇气势强,卫子夫气势弱,毕竟阿娇在这个环境下是得势的一方。

但是实际上呢,阿娇是负面角色,卫子夫是正面角色,强的那一方表现的不好,就容易惹观众厌恶,而弱的那一方则拥有观众的同理心。

如果齐蕊没退演,以她的演技,卫子夫多半很平板,是没有自身性格的正面人物,观众看的太多了,难念会觉得太套路而且乏味。

迟念的负面形象和她胜齐蕊一筹的颜值这时候就会凸现,更具备吸引力,虽然阿娇坏,可她又美又坏,再配合迟念对角色的阐释,这是个爱的很纯的美丽的坏人。

演奸角比演正面角色更容易凸现演技。

漂亮的坏女人比漂亮的好女人,要更容易演出彩。

但是齐蕊变成了孟静,孟静明显不满足于塑造一个脸谱化的好人。

她在试图扮演一个更有层次的卫子夫。

面对窦太皇太后的时候的诚惶诚恐与面对陈皇后的平静无波,就是她的第一次变脸。

迟念在电光火石间理解了孟静的表演设计。

孟静为什么要这么演呢?

因为窦太皇太后是后宫真正的掌权者,卫子夫在后宫的靠山不管是平阳公主,还是王太后,都只能在这位盲眼老太太面前恭恭敬敬地低头俯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