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2章 萧氏上门抢亲(1 / 2)

加入书签

“里面请,您高点抬腿,慢点落足,这院子有点不平,明天我就派人重新夯砸一次!”

“呵呵,多年不见,你已经是安北将军、国家重臣了,没想到还这么客气,真让妾身受宠若惊!”

“不敢,在大姐大的面前,小弟永远乖巧听话,不知今日您踏足贱地,对小弟有何指教呢?”

“指教不敢当,我也是受人之托,来跟你谈一件喜事的,看后面的聘礼没有……”

片刻之后,夏侯尚返回来了,不是与客人并肩而行,而是走在了斜前方,点头哈腰,小心引路,充当起了仆从的角色!

让堂堂的安北将军引路,恐怕只有皇帝御驾出行,才有这般的礼仪规格吧,来的显然不是曹丕,又是何方神圣呢?

答案揭晓:一位美妇人出现了,与寻常的庸脂俗粉不同,这位英姿飒爽、走路带风,腰间还佩着一柄金鞘短剑,而且不带剑穗的(习武的人都知道,杀人的剑从不带穗,以免妨碍拔剑的速度),正是太师萧逸的妹妹--小静!

小静既没官职,又没爵位的,为何让夏侯尚如此尊敬,甚至是有些畏惧呢,这就说来话长了。

话说二十年前,黑白双煞(小静、吕玲儿)带领着娘子军,在许昌街头上横冲直撞,行侠仗义(也可以理解为没事找事),不知揍过多少纨绔子弟、土豪恶霸,有时连朝廷官员都难逃毒手!

后来普通人打腻味了,她们又向更高的目标发起挑战,曹家兄弟不幸的入选了,谁叫他们跟无愁侯府走的近,还都长着欠揍的脸呢!

曹丕被打的鼻血长久,曹彰被骑在胯下痛殴,曹植吓得差点尿了裤子,曹熊……这位倒是幸免于难了,因为‘黑白双煞’只欺强、不凌弱,更不打女人和孩子。(曹熊:当老五也是有好处的啊……呜呜!)

夏侯尚自幼住在相府中,跟曹家兄弟一起读书识字、一起骑马练武,自然也要一起挨揍了,在夏侯尚的记忆之中,自己至少被打哭过三十次,有几次都被打尿了,如果连续十天不挨揍,那简直比过年都高兴呢!

久而久之,夏侯尚形成了心理阴影,只要见到‘黑白双煞’的影子,第一个反应就是逃跑,如果实在逃不了的话,立刻点头哈腰露出笑脸,这样可以少挨几拳!

后来大家都长大了,吕玲儿远嫁关中,做了马六的正室夫人,小静也嫁给了郭奕,在家中相夫教子,很少抛头露面了。

‘黑白双煞’出嫁之日,曹家兄弟与夏侯尚都送了重礼,还热烈庆祝了一天一夜,喝的是酩酊大醉,醉酒原因就比较复杂了……高兴、怀念、失落兼有之吧!

人性是非常复杂的,有的交情是喝出来的,有的交情是学出来的,还有一种交情是打出来的,打是亲、骂是爱,爱急了用脚踹!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小静不是一个人来的,侄儿-萧峰紧随其后,小俊脸上满是羞涩之意,后面还有上百名仆从,抬着很多的珍贵礼物,数量、质量都远胜司马家的,在大堂前堆成了一座大山吗,瞬间把小山比下去了!

“原来是静夫人登门,难怪有这么大的排场,司马这厢有礼了!”

“不敢当,区区弱质女流罢了,那有什么排场可言,峰儿过来见礼,这就是你父亲‘格外看重’的司马仲达,人送称号:冢虎,以后遇到他可要警惕一些,小心一口吞了你!”

“静夫人说笑了,这就是太师大人的六公子,果然气宇轩昂,非同一般啊,比之犬子远胜百倍不止!”

“算你有眼光,我也觉得比你儿子强的多!”

“你……”

看到小静带着侄儿、抬着重礼前来,司马懿目露阴霾之色,随即一闪不见了,主动上前笑脸行礼!

小静则毫不客气,言语中夹枪带棒的,分宾主落座之后,立刻取出一份生辰八字红帖,直接扔在了桌案上,自己也是来上门提亲的!

当今世上,没人比萧逸更清楚‘冢虎’的可怕,故而早在十几年前,就利用各种渠道、秘密的向司马氏府中安插了卧底,而且还不止一个呢,故而司马氏一举一动,萧逸是了如指掌,包括他们举行家族会议,准备与夏侯氏联姻之事!

夏侯称的父兄,都死在萧逸的算计下,这是解不开的仇疙瘩,可以不必理会他了。

夏侯尚则不然了,为人正直,文武兼备,与萧氏的关系也还不错,逢年过节礼尚往来,毕竟真要论起来,他还是曹节的表弟呢!

他的小女儿夏侯徽,在贵族圈子里颇有名气的,萧逸也曾见过几次,却是个浑身充满灵气的小姑娘,便宜司马家那个独眼龙太可惜了,故而用金雕传书回来,让妹妹带着萧峰上门‘截胡!’

“柴门陋户,粗苯小女,竟然得太师大人青睐,真是荣幸之至……夫人请喝茶!”

萧氏竟然也登门求亲,这让夏侯尚惊喜若狂,不过这件事情太大了,自己需要好好权衡一下利弊,不止是眼前的,还有未来几十年、上百年的都要考虑!

在曹魏政权之中,夏侯氏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虽然与曹氏血脉相连,却又不能称之为皇族,只能算是宗族,这就有些尴尬了。

别看曹、夏侯两家亲密无间,可毕竟不是一个家族,而随着时间慢慢流逝,双方可能会逐渐疏远,甚至反目成仇,这是有前车之签的!

西汉建立之处,刘邦家族、吕雉家族同样亲密无间,一起推翻了暴秦,一起打败了项羽,又一起对付韩信、彭越这些异姓王,真可谓配合默契,情同骨肉!

可是刘邦死后,吕后掌握了大权,立刻向刘氏宗族发难了,毒杀了赵王-刘如意,饿死了淮阳王-刘友,逼死了梁王-刘恢,又削减了齐王刘肥的封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