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二(1 / 2)

加入书签

顿时,升平郡主的请帖,在宁州境内,毫不夸张的说,是洛阳纸贵。

时下读书人难,一是难在笔墨书本贵,二是难在书籍的珍贵。

因为印刷不易,许多古籍传世数量极少。若逢战乱,更加流散大半。

于是,许多名门世家,何以称之为世家?

就是保存的书多。

这些名门世家,何以人才辈出?

并不是真的天生聪慧,而是能够在家族传承中,看到更多的书,学会更多的知识。

但人都有私心。

自家攒下的好处凭什么分给别人?拉低自家子弟的竞争力?

于是许多收藏珍贵书籍的人家,都不会轻易展示,

而升平郡主,如今愿意展示许家三百年书香名门的传承,哪怕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都足够宁州的读书人受益数代了。

所以消息传出,本地的士绅名流,官宦人家,无不趋之若鹜,人人都以得一张升平郡主的请柬为荣。

相比之下,捐点银子算什么?

能去亲眼看看许家藏书,就是莫大的福份。

而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听说以后还能有机会让自家孩童免费上课,哪怕就是学个名字,认几个数字招牌,不也比做睁眼瞎强?

于是又有许多百姓自发组织起来,找到本地的保甲乡老,要求捐款。

他们穷,大概一家也就能出几个铜板,但积少成多,也是他们的一番心意。

否则将来自家孩子去读书,也不能心安理得呀。

咱不看别的,就之前郡主进城,全城大派米粮,几乎家家受惠。

如今还有免费读书的好事,出几个铜板,不也是应该的么?

于是,在升平郡主的宴会还没开始前,光老百姓自发捐赠的铜板,都已经收了几大筐了。

作为首倡人的萧讷,是真没想到这种情况。

百姓们的热情,或者说对知识的渴求,远比他想象中更为炽烈。

但更让他想不到的,是先生们的态度。

原本他以为,让这些高高在上,阳春白雪的先生们,去教那些贩夫走卒,下里巴人的孩子,会不会有些不乐意?

谁知消息传出,许多本地名士大儒,竟相给升平郡主投帖,毛遂自荐。强烈表示只要郡主安排,也不说什么抄不抄书了,他们都愿意抽空来上课。

这才是践行圣人的思想,有教无类呢!

不愧是三百年书香名门,熏陶出的升平郡主,这是给了他们一个实践的机会啊。

人生能上几堂这样的课,足够光宗耀祖,吹嘘一辈子了。

甚至有几个狂生,或是洋洋洒洒写了上千字的文章,或是作了诗词,亲自送来,请升平郡主指教。

把金光侯气得,一张白皙英俊的脸,都黑了几分。

这些人一个二个的,都那么年轻,头发也没白,胡子也没一大把,好意思来求见他小媳妇么?

就是不见面,只传递书文诗词也不象样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