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梁二(2 / 2)
这下子,不仅是宁州本地的大儒,就连周边几州的名士,都有毛遂自荐,愿意来新书馆讲学的。
重点,人家还免费!
升平郡主一介女流,都能有这般大的魄力,建立书馆。难道他们这些七尺男儿,反而还要藏着掖着,计较一点金银财帛么?
一时间,升平郡主名声鹊起,就连她的夫君,出身贫寒,“不学无术”的金光侯,都在士林间得了不少好评。
这也是小两口聪明的地方。
尉迟圭身为威名赫赫的武将,如今又执掌一府大权。要是兴文助学这样好事,还落在他头上,未免有邀买人心之嫌。
用金光侯的话来说,就是人怕出名猪怕壮。
猪太肥,就得挨宰了。
但让许惜颜牵头来做,就半点问题都没有了。
她是公主与探花亲女,又是皇上的亲封的郡主,她表现好,不也显得皇家教导有方?
再说若不是许惜颜,皇上也不会这么给面子的除了御书,还赏下两根梁柱来。
当然,这其中还有高家的神助攻。
高家以为,尉迟圭和许惜颜肯定会在奏折里说自家的坏话,告他家的黑状。
所以一本奏折是思量再三,各种春秋笔法,欲盖弥彰,要把罪责都推到他二人头上。
谁知许惜颜的奏折里,压根就没提到这些事。
她只写了兴办书馆之事。
至于柏昭被冤入狱,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在一个帝王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啊。
要是天下人受了冤屈,个个都要来找皇上主持公道,还要那么多当官的干嘛?全是饭桶吗?
至于金光侯,他压根儿就没上奏折。
许惜颜上奏折的时候,他不正在养伤吗?怎么写奏折?
肯定得等伤好了些再写啊。
再说才来没几日,也没干多少正经事,怎好找皇上打报告,要好处呢?
机智的金光侯,决定缓一缓。
至于边关发生的这些事,早有密探报到宫中。
连尉迟圭跌下桥受伤,都没有隐瞒。
两相对照,一个是拼命在抹黑别人,一个绝口不提。
皇上看了,是什么感觉?
只会觉得高家欺人太甚。
看小两口年轻,就欺负他们是不是?可好歹许惜颜,还是他的亲外孙女呢。
打狗都得看主人。
这一上任,就来个下马威,他高家是想干什么?简直是要反了天了!
还有高贤妃,因收了家书,还装模作样到皇上跟前落了几滴眼泪。
说什么自家孩子虽给奸人误导,做错了点小事,到底罪不该死吧?偏偏服毒自尽,真是个老实孩子。也不知多畏惧升平郡主,真是可怜云云。
啊呸!
皇上差点给气笑了。
就这么个狗东西,还值得拿到他跟前来说?
跟许惜颜的云淡风清一比,简直天差地远。
心中越发憎恶了高家,所以特意赏下两根梁柱,其实还有一层深意,只有少数人品了出来。
就如颜大尚书,就欣慰的跟老妻说。
“……原还担心他们小年轻去了撑不住场面,如今有皇上赏下的两根梁柱,往后就不怕了。这分明是在夸奖小两口,皆是栋梁之材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