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下(1 / 2)

加入书签

然后,熟识之人譬如琥珀,就见自家公主浑身一震,近乎失声,“你叫云槿?”

元三奶奶含羞答道,“嗯,是’云中谁寄锦书来’的云锦,我爹很喜欢这句词,便给我起了这闺名。不过爹也说,女孩子不要只耽于相思,也要关心旁事,开拓自己的眼界。凡事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不要人云亦云。”

升平公主再看着她身上的淡蓝衣裳,眼神中多了几分复杂。

有掩饰不住的欣赏,也有暗藏的淡淡伤痛,不过快得只一瞬,就被她好好收藏,越发柔和起来。

“看来你书读得很好,令尊教的也好。你家姓席,可是益州人氏?”

“正是呢!公主也知道?”

“自然。那也是有名望的书香门第。”

……

等到回去的路上,元三奶奶还难掩兴奋。

“真没想到,公主竟是这样平和明理的一个人,还送我这么多书……”

本来,升平公主听说她的父兄教书多年,便想举荐席父入国子监教书,她也确实有这个能力。

元大太太却是恍然,就说儿子怎么忽地好运入了国子监,升平公主的二哥,不正是在那儿任官么?

但升平公主淡淡的也不居功,只说有才之人,便不会被埋没。

只是元三奶奶,也婉拒了她提携父兄的好意。

她父兄生平志愿是在家乡教书育人,回报乡亲,但对于升平公主当年兴办的书馆一直心向往之。若能从京城藏书最丰的翰林院抄些书回去,才让他们欢喜。

升平公主立即答应了。

叫席家自己安排人进京,想抄什么就抄什么,哪怕是宫中藏书,拿她的令牌一样通行无阻。

元三奶奶高兴得谢了又谢,相信这封家书送到,搞不好老爹都要亲自跑来京城了。

回头翻看公主送的礼物,俱是精致之物。

其中有一匹绸缎,是雨后天空一样明净的蓝,元三奶奶简直爱不释手。

突然,她又想起件事,“公主是不是特别爱木槿?我见她那院里,种了好大一片呢。回头我拿这料子做条裙子,绣上大朵的粉色木槿来见她,娘觉得好吗?”

可元大太太却是含着眼泪,颤抖着抚过儿媳的头,哽咽开口,“怪我,忘了告诉你。公主原有个庶妹,当年嫁了乐家,随乐老太爷和夫君,战死渠州。恍惚听说,闺名也叫云槿,是木槿花的槿。你是没见着,公主那时还是郡主,怀着七个月的身孕,简直快伤心死了。她提着刀,当着全寿城人的面,一步步走向三皇子……”

元三奶奶,偷偷大哭一场。

甚至为那位素未蒙面的许三姑娘,写了祭文,摆了香烛,小小祭奠了一场。

听说,那也是个爱读书,明事理,喜着蓝衣的好姑娘。

爽朗明净得就象雨后的天空,澄澈通透。

她跟她的夫君,此刻肯定在天上,笑看着这片太平盛世,自家二姐和亲人们吧?

元三奶奶坚信,这样的好人,肯定是要在天上做神仙的。

她的孩子,也肯定会有上天护佑。

果然,许云槿的一儿一女,日后都极争气。

儿子乐灼一路科举出仕,为官几十载后,继承曾祖乐老太公遗志,接任金光侯,成为渠州太守,成为一段美谈。

而在他镇守期间,又逢西梁叛乱。

此子也如其父曾祖一般,带领百姓坚守城池,数次打退敌军,确保了边境安稳,百姓安宁。后如曾祖一般,成为一代名臣。

而乐家女儿聪慧果敢,打小跟在姨母身边教养的她,被皇孙偶遇后一见钟情。苦求数年,才赢得美人芳心,终成一代贤后。

皇孙就是登基后,也罢绝了所有美人,恪守少年时的誓言,做到一生一世一双人。

如曾祖预言,生在大年初一的她,真有大福气。

而许家出众的人物,还不止这些。

好比夫君的上司,许樵的长子,若干年后,高中榜眼,终于破了许观海许大探花压在许家子弟上的多年魔咒。

还有远在江南漕运的许松,那个曾经在京城纨绔中榜上有名,不学无术的许大公子。在妻子颜真的襄助下,除了疏通漕运,他们父子三代人接连在江南任职,修通了一条贯穿南北,造福千年的大运河!

后来那条运河,被命名为许渠,就是百姓们为了纪念许家父子的功绩,自发认定的。

就连许家曾经被和离的许桐,后嫁了薛家,儿孙繁茂,还有几个在书画上颇有天分的才子涌现。

至于其他各房,出色的人物也不少。

当然,要说到名声最大的,还得数许大探花中年才得的幼子。

这位小爷,从年少时就名满京城。

因为相貌平平。

要说许观海和成安公主,无一不是一等一的好相貌,否则也生不出升平公主那样的美貌。

就连许家其他各房,也是个个风姿不俗。

唯此子没有半分继承到父母的优点,反而融合了二人缺点,却也不是丑,就是毫不起眼,长得那叫一个平凡。

可年岁稍长,却显出这是一个真正的天才。

读书作画,马球骑射,无一不精。

寻常人学得太多太杂,难免有不精通的地方,唯有他能身兼数十种才艺。

据说,此子连女子擅长的刺绣烹饪都很有一手。

每逢节庆,父母长姐外甥生日,都会亲自下厨给他们煎炒烹炸,做一桌佳肴。以至于唯一擅长寿面的姐夫金光侯十分不满,多次表示过对这个小舅子抢他风头的不喜。

但他更出风头的事,还在后头。

在许樵的长子高中榜眼的三年之后,下一届的科举中,此子以六元及第的成绩,高中状元。

也成为大齐开国的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据说,他是故意让着侄子,让他去先考的,否则三年前就要高中,没其他人什么事了。

而这个科举大魔王最气人的是,他考中状元之后,还不肯当官。

按他的话说,是家里已经有太多人为国效力了。所以他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吃喝玩乐,不不,是艺术创作中去。

随后他画画,自成一派,开一代宗师之门,比他爹还青出于蓝胜于蓝。

他精通吃喝茶艺,便留下了数本食谱、茶经、插花、园林、金石书画鉴赏等等著作。

至于他的诗词文集,更是洛阳纸贵,一文难求。

自他名声鹊起,各家无不以求到他来为长辈撰写祝寿的屏风条幅为荣。

中年以后,他还迷上了制琴。

经他制作的琴,千金难求。待他过世后,更是身价暴涨,万金不换。

后来有人感叹,百年出一许探花,千年一遇许全才。

老许家是烧了多少高香,才蕴养出这么个流芳千古的人物?

可许全才私底下说,不是许家烧了高香,而是上头有那么个厉害姐姐,他不努力不行啊。

倒也不是升平公主逼着他学这学那,而是言传身教,打小就有这么位姐姐珠玉在前,他想甘于平凡都做不到。

有人便奇怪了,虽说升平公主也是入了史册的贤明女子,但更多记载的是她辅助丈夫,镇守边关,救助百姓,开立马场的功绩,除了字儿写得特别好,似乎也没听说什么。

还有她那两个儿子,好似都平凡的很呢。

平凡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