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堂之争(2 / 2)

加入书签

卫兵将关着拓跋晃的铁笼抬出殿外,少顷,小黄门端着拓跋晃的头颅上殿。拓跋焘挥了挥手,小黄门将头颅端了下去。

拓跋焘道:“朕身体不适,扶朕回寝宫。”实际上,拓跋焘并非身体不适这么简单,在盱眙之战中,魏军由于水土不服,出现痢疾这一大范围的传染病,死伤大半,拓跋焘也不幸感染,此时的他极为难受,才不理智的下了命令,将拓跋晃处斩。

宗爱扶着拓跋焘来到寝宫,服侍其睡下,并点燃檀香。少顷,拓跋焘酣睡过去,宗爱阴冷一笑,拿起枕头,盖在拓跋焘头上。

拓跋焘顿觉呼吸不畅,拼命挣扎,但檀香中被下了迷香,拓跋焘浑身无力,挣脱不得,渐渐气绝而亡。雄才大略,威服四夷的太武帝拓跋焘就这样憋屈的死于一名宦官之手。

太武帝被弑杀后,无人调查拓跋焘死因。因为此时权臣们正因拥立谁为帝一事争论不休。

尚书左仆射兰延、侍中和疋二人商议认为太子拓跋晃之子拓跋濬年纪尚小,打算立太武帝第三子东平王拓跋翰为帝,而侍中薛提却认为拓跋濬是嫡亲皇孙,应当继承皇位,众人争论不休,难有定论。而拓跋濬乃拓跋晃之子,拓跋翰又与宗爱素来不和,这两人谁当皇帝对宗爱来说都是麻烦,而拓跋焘第六子南安王拓跋余与宗爱关系密切,故而宗爱打算扶持其为帝。

宗爱假传赫连皇后的命令,召见兰延等人入宫并安排三十名宦官埋伏,待兰延等人入宫,便将兰延等人擒住,杀死于殿堂,后又在永巷杀死拓跋翰,拥立拓跋余为登基。

拓跋余登上皇位后,宗爱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冯翊王等,权势滔天,一时无两。宗爱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封王的宦官。

因宗爱飞扬跋扈,一手遮天,如秦之赵高,拓跋余打算将宗爱除去,但宗爱率先发难,趁着拓跋余出城祭祀宗庙之机,命令宦官将拓跋余刺死。宗爱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弑杀两位皇帝的宦官。

羽林中郎刘尼得知此事,与太子少傅游雅等人密谋,众人兵分两路,游雅、源贺、长孙渴侯率禁军守卫宫廷,步六孤丽与刘尼迎皇孙拓跋濬入宫继位。刘尼率禁军抓住宗爱及其党从,动用五刑,灭其三族。此乃后话。

密林深处,神崖盘腿疗伤,倏然,剑眉微凛,喝道:“出来吧。”

其身前两颗树木渐渐扭曲虚化,旋即两道人影自树木中出现,剑背身后,正是蜀中八部张弘毅与无涯观董道秀。

神崖道:“原来是五行遁术,你二位的修为不差,但要想对付我,还远远不足。”

张弘毅道:“足或者不足,一试便知。”说罢,二人掣出长剑,同运真气,真气随剑劲溢散,阴阳罡劲相融,浑然一体,正是太极剑阵。

董道秀生于北方,张弘毅生于南方。道家提倡负阴而抱阳,但南北终有别,北方气候寒凉,故北方道家喜温厌冷,提倡“贵阳”,南方气候炎热,故南方道家喜冷厌温,提倡“贵阴”。董道秀与张弘毅二人分属蜀中八部与无涯观,虽说所学同源于道家,但蜀中八部与无涯观各有数百年的传承,各有所长,真气又分别偏于阳、阴,兼之同仇敌忾,合力施展太极剑阵,精妙玄奥,自有独到之处。

神崖见状,亦不敢小觑,当即施展三尸神煞,三丹田真气合而为一,罡劲炙热,似能煮血燃骨。

董道秀与张弘毅见敌手势强,毫无惧意,轻挥长剑,似慢实快,似静实动,剑身妙妙纤微,剑气滑淖无形,此招正是太极剑阵之“二剑并兴”,此招乃是以快致胜,速度极快,不可以声判其位,威力极强,不能以形定其势,若修为臻至化境,剑锋包里天地、生息不衰,对方凭威不能抗,凭巧不能接,存敌敌生,去敌敌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