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1 / 2)
因着刘记商行全年不断的收购山珍,齐云山上的百姓开始圈养兔子貂子等小兽,也有百姓尝试种植药材,这都是很好的现象。
自从刘湛控制岑州六县,宋凤林接手主事大权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齐云山上虚高的粮价压了下去。
如今齐云山上的百姓只要不懒都能吃饱饭,有些勤快的人家圈养兔子等物售卖毛皮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因今年刘湛麾下扩充到两万人,宋凤林这才不得不从私库中抽银子出来买粮食。
这些银子还是上回宝山所得,精炼之后已经让刘成分批存入三家银楼,虽说这笔银子数额庞大,但是也架不住坐吃山空。
宋凤林很快下了决定。“秋收后你再去买一千亩水田,可去岑州附近乡村看看。”
刘成恭敬应下,想了想又道:“我们需要再添些别的营生吗?”
这个问题宋凤林也曾考虑过,毕竟宝山那笔银子放着也是放着,但是考虑到要以兵营军需为先,他还是决定不妄动这笔银子。
“如今北疆年年战乱,还是莫把银子耗费太多,待日子太平一些再议吧。”宋凤林道。
跟刘成商议好接下来的安排,宋凤林这才有时间见曹鸣。
曹鸣在县兵营练兵,听说宋凤林有空了忙赶过来,一进书房就大声道:“宋先生,野松岭里的栈道都搭好了,里头几处工坊也能用了,您要去看看吗?”
工程的进度比计划中提前了一个月,宋凤林欣喜不已,当即跟曹鸣出发进入野松岭。
野松岭的入口靠近花石村,穿过一片稻田便进入林区。
栈道在乱石丛中蜿蜒,宋凤林骑马跑在前头,往日要花一天时间才能进入野松岭腹地,如今骑马只要一个时辰,若是步行三个时辰也足够了。
自从通了栈道,野松岭腹地的开荒进度也快了许多,宋凤林不过阔别一个月再来,已然是另一番景象。
曹鸣在前面带路,边走边解说。
“您离开后我想着各处都人手不足,我便做主上山请了村里长辈来帮忙搭栈道,如今日子好了他们都不用干活,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每日亲自侍候也就是了。”
如今天苍村附近的几条村庄都富裕了,像早前有名的贫困户周子明韦成贵家,如今都住上了瓦房,家中也买了奴仆料理农务。
还有别家有子弟跟着刘成跑商因心思活泛被提为小管事,大家也就这两三年富起来了,早前还是干活一把好手,听说能帮忙都义不容辞。
当天宋凤林跟曹鸣都留在了野松岭过夜,打算第二天实地去勘察要开荒的地方。
结果第二天一早便有士兵慌忙来报。“大人!!!燕兵上山了!!”
齐云山北面周树口峡谷,全副武装的燕兵源源不断进入齐云山地界,从通天峰最高处的瞭望台可以看到刀剑铠甲反起的光。
刘湛定下的报警烽火台在此时起了大作用。
通天关立即燃起狼烟,设在天茫村的第二处烽火台很快接力燃起狼烟,一共四个烽火台用最快的速度把敌袭的消息传下山。
驻扎在通天关的千户长兼城防巡备叫胡旭令,乃天茫村胡百户之子,在进入云中书院念书后与刘湛走近,从而成为最早跟着刘湛的十六少年之一。
胡旭令个子不高在曹壮几个巨人面前一直被嘲笑矮子,但是他跟宋凤林学了一手百发百中的射术,且性格沉稳心思简单,因此被刘湛看重特意留在通天关上守家门。
燕军上山的消息从前线哨所传回通天关,胡旭令立即严格执行刘湛留下的应对之策。
一立即点燃烽火台并同时派人下山通知离通天关最近各村,二马上开炉烧铁水把城门浇死,三把驻守通天关的五百士兵安排上城墙防守。
很快第一波燕兵到达通天关前。
只见那些燕兵带着云梯抛索还有就地取材现砍的大树桩,源源不断的朝通天关赶来,很显然有备而来且决心要拿下通天关。
胡旭令握着长弓登上城门关,他举起手。“弓箭手预备!”
通天关所在的地方是齐云山北面与燕国接壤的山脉里唯一能够进入齐云山的入口。
只因齐云山东面同与燕国接壤的牛脊峰全是悬崖峭壁,刘湛早有预料战事迟迟不决时,燕军会另辟蹊径攻打通天关。
通天峰这一处奇石林立,通天关建立在奇石之上居高临下扼齐云山咽喉,燕兵上山面对的是一座三度加固加高的石头要塞。
就在燕兵上山时,胡旭令已经命士兵烧铁水把城门浇死又搬来巨石顶门,燕兵想要攻城只能爬那数丈高的城门楼。
今日齐云山上无风,狼烟又直又高。
很快收到消息的各村村民立即聚集起来,大家都第一时间赶到刘家门前。
此时刘学渊已经让驻守在天苍村的一百士兵立即上山支援。
“我也组织青壮上山帮忙,总不能在这坐以待毙!”曹壮他爹曹铁声如洪钟,手握长刀就要去支援。
很快有许多人响应,燕兵都打到家门口了,村民们好不容易才过上了好日子怎肯被燕兵毁于一旦,一时群情激愤。
“诸位且慢。”宋宜均及时打住大家。
“通天关易守难攻,常备守军有五百人,加上已经上山援助的一百人,六百人定能守住一阵,相信此时县兵营的主力已经在路上了,若是大家也蜂拥上山只怕会乱了次序。”
战事只是刚起,通天关易守难攻,燕兵一时半会攻不下来,这个时间足够山下县兵营前来支援。
宋宜钧给村民分析利弊,总算安抚住大家。
这时刘学渊也想起刘湛早前交代的话。“吾儿曾留下应对策略,狼烟不灭证明通天关不破,若是狼烟突然断开则让我等立即带家眷下山。”
如今远处狼烟不灭,证明通天关暂时无碍。
“大家先回去让家眷收拾细软银钱等物,若有变故,家眷立即下山,吾等青壮则留下抗敌。”刘学渊拿了主意。
村民们纷纷附和,立即转身回家安排。
刘家院里,赵氏左手牵着刘明淙右手牵着刘攸宁,还有各房女眷孩子都在这紧张的眺望远处狼烟。
老太太想要出来被大家劝阻,李小连的媳妇在屋里陪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