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大宋要完(1 / 2)

加入书签

被人阴了一把的苏辙,心中萌生了决绝的念头。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大家走着瞧。

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绝地反击。

虽然结局已经注定,必然是惨败,但苏辙认为自己应该硬气一把。免得让人把他给看扁了。

没错,苏辙给人的性格圆滑倒是不至于,但善于调节矛盾的本事绝对不是他哥哥苏轼做不到的天赋。

之所以他不忍了,只有一个原因。皇帝既然认为宣仁太后和这帮老臣子都是错的,那么就干脆不再让皇帝碍眼了,与其让章惇这些人个个击破,还不如干脆些,将事情挑破算了。

之前,或许还有让他不太放心的人。

但如今已经没有了。

苏轼很神奇地连上了三道致仕的奏章,最终被皇帝允许了。没有任何加衔特进以示恩宠,更没有赐予贵重的赏赐,在不声不响之中,苏轼完成了隐退的所有程序。这让苏辙提着的心终于松懈了下去。毕竟致仕的官员,最多也就是被剥夺优待,可苏轼根本就没有优待。

中大夫的身份致仕,对于一个在大宋家喻户晓的文坛大宗师来说,这已经是莫大的羞辱。

但对苏辙来说,这是莫大的安慰。至少他倒霉的时候,他关照了一辈子的兄长,可以帮忙照看他的家人。

没有了后顾之忧之后,苏辙的决心更大了一些。

当然,在殿试过程之中,他不可能直接阻扰李清臣的出题,以为这有扰乱朝廷抡才大典的嫌疑,直接被按上个不识大体的罪名贬谪岭南。这个把柄,苏辙还不想给李清臣。所以,他选择殿试之后的第一个朝会的时候,将奏章递上去,直接在朝堂上递送。

绕过尚书省,秘书省,直接在垂拱殿上让满朝文武和皇帝给一个明确的答复。

让皇帝亲口说:“他恨宣仁太后!”

苏辙心中不免冷笑起来,皇帝真要是这么做,向太后都不会干休。因为下一个被拉出来鞭笞的就应该是她了。但要是皇帝没法说出不满宣仁太后的话,那么李清臣就不能将脏水泼在保守派的身上,因为理由不够充分,皇帝也没办法下场支持。

事实上,皇帝根本就不敢说任何宣仁太后的坏话。虽然心里恨得牙痒痒,但他真要是对他皇祖母心怀不满,还在朝堂上说出来,那么这个污点将伴随着皇帝一辈子。甚至在宗室皇族都会对皇帝产生不满情绪。

不孝之人,何以为天下共主?

只是这样一来,自己的侄子苏过想要在仕途有所斩获就难了。当然,苏过即便是中了进士之后,前六年基本上都不太可能获得升迁。六年之后,谁知道朝堂会变成什么样子?再说了,苏辙也了解到一些苏过的想法,他的这位侄子,可能并不喜欢当官。

这可能很他幼年的经历有关。

至于苏过之外的人……李逵倒是没什么可惜的,在苏辙看来,李逵的能力更多的是急智。巴结皇帝的水平都快赶上宦官了,他甚至担忧,李逵会成为苏门弟子之中第一个佞臣。至于范冲倒是有点可惜,省试第一的名头,这份荣誉来的不简单。但范冲仕途肯定不顺,更多的原因应该是他的父亲范祖禹,而不是他苏辙。

就在苏辙心中衡量得失的时候,李逵已经开始了下半场的考试。

策论,虽是策在前,论在后。但实际写文章地时候,论在前,策在后。

办法总会比原因少很多。

神宗的变法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准,肯定不会说是因为神宗病故的原因,更不会说是宣仁太后垂帘听政之后的原因。

绕过这两位,才会轮到元祐党人倒霉。

想到这里,他眼神复杂的看向了李逵。对于二哥悉心培养的这个徒孙,苏辙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在他发现自己摆明了对他不待见的态度之后,李逵却能够被黄庭坚等接纳,甚至在入京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俨然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上一个如此蛊惑皇帝的人,应该叫周邦彦吧?

可周邦彦文章确实一绝,尤其是吹捧皇帝的手段,如同春归风潜入梦中,让人不经意间,就全身舒坦的直哼哼。但是,李逵可没有周邦彦的才名,倒是靠着麻将和蹴鞠,获得了皇帝的重视。

从本质上来说,如今的皇帝赵煦,怎么看都不像是个明君的样子,做派像极了昏君。而李逵恰巧是昏君身边的头号大奸臣,蛊惑皇帝的手段,简直让他这个副相都心头发冷。

此时的李逵,正渐入佳境的写着策论。

他的策论题目上是《治平策》,表面上看,这应该是治理朝政,平天下的策略。但这真要是这么以为,肯定是看了题目,没有看文章。实际上写的是人口的问题: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人未有不乐为治平既久之民者也。治平至百余年,可谓久矣……”

“试以一家计之:高、曾之时,有屋十间,有田一顷,身一人,娶妇后不过二人。以二人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宽然有余矣。以一人生三计之,至子之世而父子四人,各娶妇即有八人,八人即不能无拥作之助,是不下十人矣……”

这段话啥意思呢?

高祖创下了十间房的基业,田一百亩,然后娶媳妇一两个。过上了幸福了的小地主的生活,家里吃穿无忧,生活很是幸福。爷爷辈也是如此幸福的生活。到了父亲这一辈人,家里添丁进口,已经有四人,加上欺负七八人,渐渐的田地不足以耕种,粮食不够吃了,生活开始艰难了起来。高祖、曾祖能娶连个媳妇,可是到了儿子这一辈人,因为人太多的,连饭都吃不上了,更不要说娶媳妇延续家族血脉了。

这个命题丢出来之后,紧接着就是一通的历史数据。天下能耕种的土地,都是有数的,即便大宋开垦了数量庞大的耕地,但是相比盛唐时期唐朝,亩产并没有增加多少,但是人口增加了数千万,马上大宋百姓就要吃不上饭了。

加上天灾人祸,国家的基业也被动摇了。

一通危言耸听之后,笔锋一转,开始诉说人口增加带来的并非是财富,而是社会不安定因素。

看似直白的文章,却将一个历史难题丢给了所有的大宋高官们。

人口增加,但是天下能够产生财富和生养百姓的财富没有增加。这个局,怎么破?

秉承了李逵一直以来的尿性,只管放火,不管救火的原则。他开始罗列数据,先说两汉时期,人口在三千万左右的时候,华夏大地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甚至以为国家富强,而有拥有了对外作战的能力。屡战屡胜,中原成了天朝之国,即便强悍如匈奴王庭都被灭了。

可是当人口增加到五千多万的时候,国家崩溃了。

为什么?

唐朝的时候,人口超过七千万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达到八千万峰值的时候,唐朝甚至走向了灭亡。

这又是为什么?

同时人口不足两千万的时候,异族入侵,华夏生灵涂炭,中原易族,这又是为什么?

如今大宋人口一万万之多,是否也到了无法扭转的局面?

该如何破局?

写着写着,李逵发现自己吐槽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之后,一篇八百字的策论已经满满当当,继续写下去,一则时间上不允许,另外考卷也写不了,干脆断章写结尾。

他可不管考官们看到这文章会有什么感受。

反正,他一个进士身份早就稳妥了,何必劳心劳力的去操心大佬们的问题?

他就算是中了进士,说破天,能做七品官已经是皇恩浩荡了。正常的路数就是,他先做不入流的九品官。大宋的不少县令都是八品、九品官,七品的县令要非常重要的县。当然倒霉蛋不算,被排挤出京城,然后顶着高官的身份,却只能管屁大点的地方也不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