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叛徒(2 / 2)

加入书签

大宋自仁宗时期,因为张元背叛大宋,投靠西夏,帮助元昊一举在西北屡败大宋。原因是张元是数次参加殿试,却屡屡不中进士,气急败坏之下,去了西夏。当时仁宗皇帝想到因为人才无法得到重用,而不得不走极端。所以,自从仁宗皇帝之后,参加会试次数超过三次,第四次即便不中,朝廷也会酌情赐同进士出身。

孙进贤,孙老头就很符合这种情况。

还真别说,让范冲给猜着了。老头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想着老底都让人看穿了,顿时有点下不来台。可要说科举成绩,他真的拿不出手。范冲有状元之才,要不是他爹范祖禹因罪贬谪,才给了个殿试第四的成绩。钱廖虽然排名差了一些,但也不差多少。他们是绍圣元年这一科之中的精英。

和孙老头这种滥竽充数的完全不同。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他都已经开始后悔了。

明摆着,范冲和钱廖前途似锦,如同朝日般活力非凡,不像他似的,已经步入暮年,没几年可以在官场折腾。

可老头下不来台,总不能老脸都不要了吧?梗着脖子硬是说道:“科举不过是晋身之路,是从民入官门的台阶而已。你我都是进士,却已是过去。如今都是朝廷官员,就该想着为大宋立功,辅佐官家。”

范冲两手一摊,苦笑道:“我也想为大宋立功,但才做官,哪有这样的机会?至于辅佐官家,你我这样的绿袍小将,就别做黄粱美梦了,这等好事轮不上你我!不知道孙兄可否为我大宋立下不朽功绩?”

像他们这样的官场新人,立功就别想了。按照大宋的官场制度,连主政一方的机会也不可能给他们。

范冲虽是苦着脸说,可他嬉皮笑脸的样子,却像是手里拿着匕首,一刀又一刀的捅向老头。似乎不将对方弄死,决不罢休。

李逵也不是看戏的人,他沉着脸走到了老头面前,鄙夷的看了对方一眼,冷哼道:“你现何职,为何见到本官不行礼?”

老头一口浓痰堵在了嗓子眼,他想喷死李逵。

可是看到李逵身上的红色官袍,纵有滔天的怒火,也只能干受着。耷拉下脑袋,躬身对李逵道:“李大人,吏部架阁库见过李大人。”

李逵敷衍的拱拱手,然后眼珠子直勾勾的盯着老头。

不同于范冲,故意气他似的讨人厌。李逵不这样,李逵就直不楞登的盯着老头看,可是老头却仿佛被一头猛虎盯住了似的,从心底深处冒凉气。

“李大人,老夫是为礼部不公而发声,并给针对大人。”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个道理,在场的人都知道。也就是因为这点不均,而引起了他们的不满。当然之所以不敢和李逵理论,主要是冲撞上官可大可小,万一走背运的时候,可是要毁人前程的污点。谁也不敢对李逵不敬。

李逵比老头高了五六级官职,可不是装装样子的。

老头能抓钱廖的衣襟,不给对方面子,主要是他们的官职都差不多大。可要是他不管不顾的去和李逵闹腾,就是以下犯上,年纪优势不仅不能发挥,还要落下个年老失态的错处。虽是仗着年纪装疯卖傻,但装疯卖傻也要分情况。

死皮赖脸的有好处,和当众失禁能一样吗?

见李逵还不说话,老头咕咚一下,吞了口口水。

良久,李逵扭头对范冲问道:“架阁库,听着不像是正经官,是吏?”原来李逵是懵了,他想不起来,吏部还有个叫‘架阁库’的官职,干什么的呀!

别的老头也忍了,可是说他不是官,他不能忍。这辈子,他就靠着这个官活着了,至于升官发财,别想了,他这个年纪,恐怕也没有机会了。

“李大人,为何你一来就骂人?”

李逵没搭理他,反而盯着范冲。

范冲脑门有点晕,他光知道老头是吏部的,却不知道‘架阁库’,搜肠刮肚还真想起来有这么个官职,失声道:“是管储藏帐册文案的职责,应该是官身吧?”

钱廖在边上认同的点头,却没有多说话。

“小子,架阁库可是六部都有的官职,非德高望重之人不能胜任,你小子休要满口胡言,败坏朝廷的官制。”

“德高望重,不该是尚书吗?”

老头差点气地背过气去,让尚书老爷看库房,你多大的心啊!

见李逵和范冲附和着贬低他,老头要不容易被压下去的怒气又上头了。他就是那种容易动怒的性格,要不然也不会因为不合心意,而和礼部的官员闹。

“李大人,虽说老儿不过是科举之中的愚钝之人,为官也兢兢业业,并没有失职之处。可老夫想要问你,你做官不过两年多,凭什么升迁如此之快?”

嫉妒,完全都是嫉妒的话。

不仅老头嫉妒,周围其他官员也嫉妒。

能够参加皇帝寿宴的官吏,即便是小官,也多半是进士出身的官员。

他们还比李逵等人早上一两科,甚至三科,为何却要屈于人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李逵站地太高,早就成了旁人的眼中钉。可要说功劳,李逵却丝毫不担心,别人以为他是靠着踩向太后,讨好皇帝才获得了高官厚禄。或者是因为和太师府联姻,走后宫路线,才让他升迁飞速。可实际上,他的官职即便有人想要压,也压不住。

他冷笑道:“你们这帮无能蠢才,除了嫉妒还能做什么?”

“本官初抵延安府,就率领肆仟士卒,抵挡五万西夏大军,破之,难道是假的?本官带三十人去了西夏,西夏被迫让出四城,难道是假的?去年青塘袭扰秦凤路,本官率飞廉军一月内破青塘城,灭唃厮啰国,难道也是假的?”

偏殿之内,顿时落针可闻,谁也不敢说话了。

李逵的功绩摆开了说,虽然大部分和军中作战有关。文官之中也鄙视这样的功劳。

但要分清楚,能够鄙视这样功劳的人,都是大宋朝堂上站在最高的几个人。当年王韶因为收服河湟之地,入京拜枢密使,引起朝中人的震怒。别奇怪,就是曾布、章惇、吕惠卿等人。而像架阁库这等官职,普通官员也要想一想才能记起来,好像有这么个官的人,哪有资格去愤怒?

孙进贤喉咙发干,却似乎和李逵杠上了,丝毫不退道:“青塘之人,反复无常。谁能知道这些蛮夷是否畏惧于我大宋的天兵,还是真心投效?”

这话李逵不太好说,但正好,差不多在正殿之中,传来阵阵欢呼。

有人跑去听了之后,立刻跑回来,眉飞色舞的高声大喊:“大喜,青塘十土司进献我大宋战马两万匹,马匹已经在城外。”

孙进贤盯着和他一样穿着绿色袍子的小官,心中愤慨无比,千言万语汇成两个字——叛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