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打蛇七寸有密令(1 / 2)

加入书签

却说叶经秋在风轻燕师徒离去之后,就按照风轻燕的指点,开始参修内功心法。

功法之名叫太和诀,入门部分风轻燕讲得很透。

这一夜,叶经秋至亥时打坐至丑时,却是并无得气之感,只是对这呼吸吐纳稍有体会。

丑时过去,叶经秋短短地睡了一觉;耳中听到军中打更者报说五更,便有侍卫进帐:“将军,快到点名之时了,请起身。”

叶经秋起身洗漱完毕,就听见聚将鼓声响起,中军要聚将点名。点名毕,回到先锋大帐,安排任务之后,叶经秋唤过侍卫:

“你可知哪里能请到认字师?”

侍卫道;“将军想学认字?这若在平常是极好办的,小的替你跑一趟城中教馆就有了,那里等着找到东家的认字师多的是。只是现在我军处在野外,暂时无法去找。或者,我军打败格陵人之后,进了榆城就能找到。”

二人正说着话,有传令兵到来,传元帅令,着先锋官进中军大帐议事。

叶经秋来到大帐不多时,就见前卫营营统沙偏将、中军护军将军风轻燕、特卫营营统裨将熊自辉,帐前左护卫使罗虎、右护卫使丁安国、参军长史李右安等人都到了。

平东王花庆平说道:

“诸位,本帅刚得到的探报说,榆城派出信使,却被敌军抓住,致使我原定的里应外合之计已泄。

又有帝国军部特使报称后郑与伊豫两国南方交界大宁城,被古儒帝国皇族后人如氏之如天福占据,就建国号为大儒帝国,这是古儒帝国死灰复燃啊!

这大儒帝国才立国,就在十日之内,夺占大宁、清镇、玉城三州二十八郡!

这两件事情,一近一远,但是对我西丁帝国而言,都有影响。不知诸位将军对这两件事有何看法?”

众人低头思考。

“我料那元好古虽然包围榆城,但毕竟远来是客,利在速战速决。故而我军可在此坚守。假以时日,元好古粮草不济,必然退兵,我军乘机追击,可以打痛格陵人,使之不敢正眼觑视紫荆关一线。”

参军长史沉吟着建议道。

“嗯。我西丁帝国东线南线均与伊豫帝国接壤,西线受大齐、大得帝国近逼。如今北线既有战胜格陵之机,本帅的意思是趁机打痛格陵帝国,以让我北线有个喘息。”

花庆平接着说道:“况且那大儒帝国,若是真个复国,只怕不达到他祖先古儒帝国一统天下那样是不会甘休的。大宁州虽然与我国并不接壤,只是离我东线也近得很。他要四下开疆,只怕我西丁帝国异日也不得安宁。”

“元帅考虑得是。只就目前来看,那大儒帝国新建之初,立足未稳,不会四面树敌,暂时还不会祸及我国。”参军长史争辩似地说道。

“本帅想要抽调东线部队五万人助战,又怕伊豫西进。若不调动我东线部队,则兵力不足,只能上报军部;一到军部那儿,就扯皮了。那时战机失去,我这图谋就是没什么意义的画饼了。”

叶经秋仔细聆听着,又认真思考着:想如果自己若作为元帅,在此情况下应当怎样做?

一个想法在叶经秋的心中渐渐清晰:中军特卫营只是初立,如以此为理由,借机招兵扩军,则镇东军由五个营成为真正的六个营,总兵力将达到近二十万人。二十万人中已经有五万人在此地,再调过五万人前来,那么东线尚有十万大军——

此时东线不正好有十万大军吗,只是抽调之后,五万人就不足了。可不可以让特卫营回防东线,边走边招兵扩军呢?若能实行,则可以抽调东线五万人马来助战。

“元帅,末将有个想法,能否实行,请元帅指点。”

叶经秋一说,帐内众将都笑了。

叶经秋见众人发笑,颇为尴尬。

“叶将军,众将军不是嘲笑你想法不可行,是笑你不知帝国规矩。我西丁帝国是不允许各镇自行扩军的。你的想法的确很好,但是得上报军部,同样又是个扯皮的事。”

叶经秋脸一红,心说,这个,我还真没想到。

“元帅,叶将军的想法却提醒了末将,不能扩军,我们却可以借兵啊。”行军司马提议说。

“你说说跟谁借?”

“元帅,平北王主力虽然被困榆城,但是并没受到什么损失,我们就及时赶到了。我们可以跟平北王提出借兵,想来他不会拒绝的。”

“紫荆关一线的防守,牵制了镇北军大部。我军到此,只是初步取得了一定战果,若我们能扩大战果,那时则可以让平北王抽调出部分兵力,不过我想他最多只能抽出三万人马借给我们,想要借五万兵不现实。不过,增加三万兵力给我,也将就够用了。只是这战果应当怎么扩大呢?”

众将议论纷纷。

叶经秋突然想起四岁那年父亲打蛇的事。父亲轻松地擒获一条活蛇,拿它吓唬自己,逗自己玩的画面清晰地出现在自己的脑海里,父亲的声音也就回响在耳边了:“打蛇打七寸,再大的蛇,只要拿住它的七寸处,它就乖乖就擒了。”

叶经秋出了神:如果那元好古是一条大蛇,他的七寸是哪里呢?

“叶将军,想什么呢?”花庆平笑问叶经秋:“我听说你想学认字。本帅这里虽然没有内功心法,却有阵法书、兵法书,还有一个现成的认字师,要不要?”

“元帅,我在想,打蛇打七寸,元好古的七寸是哪里呢?”

“打蛇打七寸?嗯,这个比喻好!”花庆平眼睛一亮:“你说说看,元好问的七寸应当是哪里?”

“末将以为,如刚才长史所说的,粮草是他元好问的七寸吗?或者还是别的什么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