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我亲爹 第35节(1 / 2)

加入书签

“这事就说来话长。”冯相合上书。

原来段枢密使是皇帝的第二任枢密使,第一任是安重诲,昔日皇帝为节度使时,安重诲就是皇帝身边偏将,亦是心腹,并且两人私交甚好,所以后来皇帝登基,就把安重诲提成了枢密使。

安重诲做了枢密使后,对皇帝也是忠心耿耿,只是唯有一件事,他做错了,那就是陷害潞王。

皇帝登基后,对自己仅剩的几个儿子比较疼爱,甚至连不是亲生的潞王也视如己出,潞王当初随陛下南征北战又立下不少战功,所以潞王虽不是亲生,却是皇子中第一个封王的。

潞王一封王,二皇子和三皇子就坐不住了,潞王虽然不是陛下亲生,可却是陛下养大的,甚至还上了家谱,再加上潞王年长,占了一个长字,二皇子和三皇子生怕皇帝一时糊涂,立了潞王为太子。

于是两人就找到了安重诲,安重诲以前常到陛下家中做客,所以二皇子三皇子,算是他看着长大的,两个皇子也对他十分尊敬。

安重诲也觉得二皇子做太子对自己更有利,就利用自己枢密使的便利,捏造了潞王要谋反。

潞王因此差点丢了王位,只是皇帝到底不相信自己一手养大的儿子会背叛自己,就让人彻查,结果一查,诬陷的事就露馅了,虽然安重诲没被爆出来,可谁都知道肯定是安重诲干得,皇帝因此就冷了安重诲。

本来皇帝虽然恨安重诲诬陷自己儿子,可和安重诲的情谊还在,也只是冷落,甚至都没撤职,可安重诲却因冷落愤愤不平,经常私下抱怨,结果这事被当时的枢密副使知道,枢密副使就把此事捅给了皇帝,皇帝得知后大怒,就下旨令安重诲自尽,然后提拔了枢密副使做了枢密使,这就是如今的段枢密使。

林风恍然大悟,“所以二皇子是故意揍的段枢密使,因为当初段枢密使踩着安枢密使上位。”

“不止如此,安重诲当枢密使时,军权就相当于在二皇子手中,可如今枢密院段枢密使当家,二皇子根本插不进去手,就连之前皇帝让二皇子去枢密院学习,段枢密使也只是让二皇子在一边坐着,如此,二皇子怎么能忍。”

林风听了,“如此说来,这二皇子打段枢密使还真不冤。”

冯相摇摇头,“你怎么会这么想,这事从一开始,就是二皇子的错,二皇子为了太子之位,伙同安重诲陷害潞王,事情败露,安重诲被冷落,却丝毫没觉得自己有错,甚至还在段枢密使前抱怨,段枢密使本来就是皇帝心腹,岂有不报告皇帝的道理,如今段枢密使掌兵权,二皇子想要,段枢密使不理,这才是聪明的做法,他本就是皇帝的心腹,皇帝信任他才给他兵权,他要和皇子走到一起,皇帝第一个办的,就是他。

所以今天的事,看着皇帝偏疼儿子,委屈了段枢密使,可等今天一过,皇帝事后反应过来,段枢密使保准更受宠信。”

林风目瞪口呆,还能这么解释。

“二皇子虽然是皇帝的儿子,可也只是儿子,皇帝只要不死,他就不该窥窃兵权,看着吧,过几天陛下想必有别的举动。到时,二皇子肯定没心思放在你身上。”

林风听了,半信半疑的回去了。

没过两天,皇帝果然下了一道圣旨,瞬间改变了整个朝廷的风向。

在西边镇守藩镇的潞王,被皇帝特准,回京过年!

京城最大的珍宝楼,林风看了一眼匾额,抬脚走进去。

“这位小郎君,您来了,”门里的小二一见,忙迎上来。

“你们这有掌眼的先生在么?”

“在的,在的,小郎君可是有宝物要鉴定?咱们珍宝楼的掌眼在行内都是鼎鼎有名的,不知小郎君要鉴的是何宝?”

“哪位掌眼精通玉佩?”

“原来是玉器,本楼许先生最擅长,小郎君这边请。”

林风跟着小二上楼,上了二楼一个雅间坐下,然后小二跑去后面叫掌眼先生。

林风从怀中摸出最后一块玉佩,青玉玉佩放在桌上。

上次王十一郎鉴定红玉玉佩的事给了林风启发,有时找爹不一定非得按人名找,也可以通过物找,毕竟玉佩这种东西,私人性还是很强的,直接找高人鉴定玉佩,也未尝不是一个好法子。

所以对于最后一块玉佩,林风也有样学样,想找人鉴定一下,看能不能找到玉佩之主。

其实林风本来是想直接拿玉佩找王十一郎鉴定的,可他生怕这青玉玉佩和红玉玉佩似的,再牵扯出什么大人物,到时一块玉佩能说是意外,两块玉佩总不能说是意外吧!

所以深思熟虑后,林风决定还是找个掌眼先生看看吧。

这不,他就带着最后一块玉佩来了。

第44章 (一更)

很快, 小二带着一位掌眼先生回来。

“这就是许先生。”

林风起身拱手,“在下有一玉佩,想请先生掌眼, 有劳了。”

“客气,客气, 份内之事。”许先生也拱拱手。

两人坐下, 林风指着桌上的玉佩, “就是这块青玉玉佩。”

许先生从桌上小心拿起,对着玉佩仔细看看, 然后说:“这块玉质地细腻, 毫无杂色, 其色淡青,而略有些偏黄, 应当是青玉中的珍品,若郎君以百两白银买下,那就是捡漏。”

林风忙说, “在下并不是想估价格,在下只是想知道,此玉的来历,不知掌眼先生能看出一二不?”

掌眼先生拿着玉佩翻来覆去仔细看了看, 摇头, “世人多喜青玉, 哪怕珍品,亦是不少,这玉佩又是寻常样式, 也并无标记, 恕老夫无能, 看不出。”

林风一听很是失望,想不到最后一块玉佩虽然也是好玉,却是没有标记的大众款。

不过倒也能理解,古代逛花楼也不犯法,要是能见到花魁,甚至在许多文人墨客世家公子眼里还是雅事,够吹嘘的,所以一般会直接报真名,但凡不报真名的,那要么是家有悍妻,要么是实在身份不便。

既然身份不便,那留信物时,除了惠明郡主那种不怕天不怕地不怕敢留带标记的,大多会选择不暴露身份的。

所以掌眼先生说这块玉佩并无印记,倒也不是不可理解。

只是可以理解,却不能不失望,本来以为找了条捷径,谁知居然走不通,林风都寻思要不要再把玉佩拿给王十一郎看看,不过林风摇摇头,这玉佩上一点标记都没有,就是王十一郎,只怕也看不出什么。

林风叹了一口气,拿回玉佩,摸出银两,放在桌上,然后起身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