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1 / 2)
陈晓阳离开了家门,随便找了条路走,看到她,不少人跟她主动打招呼。
“晓阳啊,今天你放假?”
“晓阳,婶婶家的茄子长得不错,你拿回去几个,我记得你爱吃。”
“晓阳,见到你正好,你下周还回来不?你回来的话帮大娘带点东西呗。”
……
走着走着,陈晓阳走到了竹山脚下,看着这些竹林,陈晓阳想到了他们厂里新推出的凉拌酸笋,是包装好的小吃,可以用来生食,也可以用来做凉拌菜下饭。
另外还有新推出的一款酸辣粉里面也有竹笋,她都尝过了,味道不错。
她走上山,想着挖几根竹笋回去,走了一段路,看到别人在挖,陈晓阳猛的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哎哟,她这脑子!
她空着手来的,用手挖竹笋吗?
陈晓阳掉头回去,打算回去拿锄头和竹筐,走到一半,她突然顿住了,扭头看着这一片竹山。
他们厂现在好像要收购竹笋,他们村有啊!
他们村的路车进来还算方便,距离也不远,他们村这竹山有连绵好几座,每年村民都来这里挖竹笋回去。
想到这里,陈晓阳就来了精神,如果能成的话,那么她这次的升职就稳了!
想到这里,她小跑起来,路过家门口的时候,她妈看着她跑了,气急:“这死丫头,有本事你就别回来!”
下面的人有报上一个推荐的地方,俞向安正好想去实地考察了,就亲自过来了。
俞向安对陈晓阳是有印象的,因为每次在厂里巡视到陈晓阳小组的时候,就会看到她用那双亮晶晶又崇拜的眼神看着她,没有变过。
陈晓阳在跟厂里沟通了以后,得到老板要亲自过来考察,立刻把这事跟村长和村支书说了,之后立刻就对他们村的竹山竹林做出了限制,这段时间禁止大家上山去挖笋,要是能卖出去,大家就能分到钱,这能分到的钱可比这竹笋诱人多了。
他们现在也不缺这一口吃的,上山挖竹笋更多的是吃一口味道,而不是为了填饱肚子,现在不是以前那吃不饱的时候了。
俞向安来到这个村子的时候,他们村的村长和其他村干部都在村口等着,这样的阵仗算是常见了,俞向安和他们见面握手,废话不多说,上山去。
连绵不断的竹山,造就成了一片竹海,微风一吹,竹海波澜起伏,站在山顶往下看,这场面让人心旷神怡。
这里有这么多的竹子,俞向安想起了另一样东西,侧头问陈晓阳:“你们这里有竹蝉花吗?如果有的话,我们也收。”
这可是个好东西。
第一百零九章
俞向安说到蝉花, 他们一时都反应不过来那是什么,还是陈晓阳最先反应过来那是什么,就是他们竹林冒出的那种比较特殊的蝉蜕。
“有!也有的。”那好像是一味药材吧, 陈晓阳不确定的想着。
蝉花的作用大了,降脂降压, 补肝明目, 还能抗肿瘤, 是一种能与冬虫夏草相比的药材。
陈晓阳:“!!!”原来他们这里还有这样的好东西!
俞向安在这里欣赏了一番竹海的波澜起伏,然后随机的挑了几个竹笋挖出来,去陈晓阳的家里把这竹笋给做了, 尝过味道之后, 就下订单了。
这边准备好以后,打个电话,他们厂里会来人过来这边购买, 这就把他们这片竹林的竹笋给卖出去了。
事情很顺利,没有发生什么波折。
村里的人一片喜色。
有了这笔收益, 他们村就能修学校修路了。
这是一件大好事。
他们是正式签了合同的, 就在陈晓阳家里签的,陈晓阳全程激动得很, 就连她妈看到她被这么多村干部围着的样子,也只有笑的份, 这时候完全想不起来了她之前是怎么追着骂这个女儿的了。
她妈只觉得脸上有光,以后他们村的人对他们家都要高看一眼, 这可是她女儿牵桥搭线做成的, 这有了钱,他们那条黄泥路应该能修得平整一些,漏雨的学校可以把墙补一补了, 还有那些缺胳膊断腿的桌椅也能好好修一修了。
陈晓阳感觉自己美滋滋,接收到她妈满意的眼神,松了一口气,这下好了吧,妈妈应该不会再执意让她立刻嫁出去了吧,她现在正是要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
实在没那份心思。
果然,陈晓阳一回去没多久,她的调令就下来了,她升职了。
她升职了以后,她妈安静了许多,不逼着她再找对象了,她现在忙着跟大家一起挖竹笋、一起赚钱呢。
卖竹笋得来的钱,村里的决定是一部分分给大家,一部分做修路修学校使用。
这竹林他们也爱护了起来,对有一些荒山还特意移植了一些过去,再过一些年,这里又能长成一片新的竹林,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他们这里没有什么大山大海,只有这一片竹山。
以前在生活困难的时期,这里吊住了大家的一条命,现在大家能吃饱穿暖了,它又带着大家赚钱,这可要好好爱护,可不能干涸泽而渔的蠢事,这样以后他们村世世代代都能以这片竹林受益。
林川柏把之前研究的一些药陆陆续续在现实里复刻了出来,他们提交上去审核的药品种类已经吸引了注意,为他们的高产竖起大拇指。
这些东西都不是治疗什么疑难杂症、大病重病的药品,但是日常生活中又少不了这些东西,感冒咳嗽发烧,还有婴幼儿经常出现的各种问题等等,除了这些入口类的,还有风油精、烫伤膏、驱蚊膏、花露水等等。
林川柏的目标,就是以后他们生产的药占据家庭备用药箱,走进千家万户。
跟着他一起出来的那些师兄弟、师弟师妹们也很满足,他们来到长瑶以后,待遇上升了不说,还有一样是让他们非常满意的,那就是他们的实验器材。
以前他们用这些器材都是轮班制的,要是有资历的老师们要用,他们要退步,现在这里不用了,按需排班,谁先申请谁先用,不会有别人指手画脚,而且一直在陆陆续续的添置新的仪器,如果以后还是这样继续下去的话,指不定他们这个研究部会比学校的大大小小实验室加起来的器材还要多,虽然这只是针对药品这一方面,也足够让他们欣喜。
这些器具就相当于厨师手中的刀具,都是十分重要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