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二传国玉玺二(1 / 2)

加入书签

那块黄丝崭新如昨,颜色鲜艳亮丽,没有一点陈旧腐朽的模样。那绣在上面的金龙,栩栩如生,似要轻轻一碰,就会腾空而去。

叶子峰再次深深地吸了口气,让自己激动心情稍稍平静下来。

就在叶子峰刚刚接触到那块黄丝,一种奇特的感觉从指尖传了过来,如玉如浆,似暖乍凉。

叶子峰知道,作为阵眼,长年在龙气的浸润下,也沾上了龙脉王者之气,这就是王者之气给人的感觉。

神圣中透着威严!

叶子峰缓缓地打开黄丝,首先跳入眼帘的就是纽交五龙,这五条纽交之龙,相互盘缠,栩栩如生。

整个玉玺完整无缺,这和传说中的缺一角,用黄金镶之不符,可见这块玉玺和华夏正史、野史流传的传说都不同。

但叶子峰能够感觉,这才是真正的传国玉玺,或传国玉玺原本就有二印!

叶子峰慎重地拿起玉玺,印面上赫然就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相传这八个篆字为秦丞相李斯所书。

关于传国玉玺的传说非常多,但都认为传国玉玺就材于和氏璧。

和氏献璧于赵,秦破赵之后,遂得和氏璧。秦在一统天下之后,为表帝业千秋万代,号称“始皇帝”。

其后,“始皇帝”命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雕细磨,琢为始皇宝印,并命丞相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其上,这就是传国玉玺。

在华夏的正史和野史中,传国玉玺一直在华夏历史中或隐或现。

自汉、南北朝至唐,传国玉玺几隐几现,后至宋元,传国玉玺才销声匿迹。据传,明太祖朱无璋在推翻元朝统治之后,蒙元弃中原而走北漠,就恐带着了这枚传国玉玺,明太祖命大将徐达入漠北,对远遁的残元势力进行扫荡,其主要目的就是索取传国玉玺,可最终无功而返。

从此传国玉玺一直就是一个传说。

现藏于故宫中的传国玉玺被公认为膺品。

当叶子峰看清玉玺上面“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时,内心无比激动,他知道这块玉玺一定就是始皇的镇压国运的印玺了。

因为从这个五龙汲水的风水大阵布置的时间来看,应该几千年了,那时,倭国还处在新石器时代,还没有进入弥生时代,根本不可能雕出这么精美的玉玺,而只有华夏,才可能有这么技艺熟练的玉工。

而且这印面上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则是最好的证明。

但这块传国玉玺为什么又会出现在倭国神户呢?

叶子峰想到了一个可能,这个可能就和始皇帝寻找长生不老药有关。

传说始皇泰山封禅之后,又一行浩浩荡荡前往渤海,在云海之间,山川人物若隐若现,蔚为壮观,始皇帝心往神向,认为这是海上仙山仙境,遂命人寻之。

时有方士徐福,上书始皇帝,称海中有蓬莱、方丈、赢洲三座仙山,山上有仙人,寻之可得长生不老仙药。

始皇帝遂命徐福东寻仙药。第一次,徐福无功而返。因怕始皇怪罪,谎称仙人以礼物太轻为由,不愿给予长生仙药。

始皇帝深信不疑,遂增派童男童女各3000名,及工匠、技师、谷物种子无数,令徐福再度出海,寻找仙药。

也许就在这一次,徐福还谎称没有始皇信物,仙人不愿给予长生仙药,始皇帝为求长生心切,就将这传国玉玺交给了徐福,作为始皇帝的信物。

不想,这一次,徐福一去不返。

传国玉玺从此流落倭国。

那这旷世风水局一定是徐福布下的,徐福原本就是一名术士,应该精通风水,不然也不会深得始皇帝的信任。

但徐福为什么要布下这掠夺华夏龙脉之气的风水局?这就不得可知了!

叶子峰知道这里是绝非久留之地,他小心翼翼把这块玉玺贴身收了起来,就决定尽快离开这里。

就在叶子峰准备离开的时候,那条被石头压住源头的溪水,突然暴涨,一缕缕白气从山中石洞中冒了出来,发出“滋滋”的声音,似有山崩地裂之势。

叶子峰心中大惊,他知道这是因为自己取出了风水局的阵眼,风水局所去了作用,那原本被镇压在六甲山的龙脉之气,没有法器圣物的镇压,开始外泄。

几千年蕴藏的龙脉之气如在一朝之间泄尽,那必然会造成山崩地裂,风云齐啸的局面,到那时,这神户也许会从倭国彻底抹去了。

叶子峰于心不忍,这可是千万万条生命呀!它虽不仁,但自己却不能不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